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综述

2011年全国政协部分专题调研报告摘要(39个)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2-02-23    来源:中国政协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1年6月至10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就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赴陕西、江西、北京、吉林进行调研。调研组认为,教师队伍建设瓶颈难突破,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未形成,内部治理结构亟待完善。建议要以制度、政策为基础,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的体制机制。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行差别化政策,健全分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民办学校在申请科研教学项目、学科建设等方面应与公办学校在同一政策上竞争,对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给予一定弹性,贷款应考虑给予支持;增加投入,在国家层面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的相关制度。

调研组委员名单

赵沁平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

江绍高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温熙森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

郭传杰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中科院党组原副书记、博导

李 未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原校长

范伯元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原副市长、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

王国宾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

高 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媒体所所长

秦 和(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吉林省副主委、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

钟秉林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刘 焱(女)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高建民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

《关于推进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及奖励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2011年4月至7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调研组就“科技评价体系及奖励制度改革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认为,当前科技评价、奖励活动过多干扰了科研活动,诱导了学术浮躁;评价和奖励导向严重偏离实际应用,重论文轻实用,造成科研人员关注获奖而不关注成果转化;评审机制不科学,有些地方项目审批、报奖形成了“产业链”败坏了学术风气,滋生了行政腐败。诸多弊端不仅存在于科技界,教育、医卫等也存在,改革有利于扭转整个知识界的不良风气。

调研组建议改奖励项目为奖励个人,引导潜心钻研的氛围;取消科技进步奖等,面向应用成果,对实用性项目根据市场认可度进行评价;推动行业奖和社会奖替代政府奖;完善评审机制,立项和验收委托方由不同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承担;淡化奖励对职称评定和物质待遇直接挂钩;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经费资助由3-4年延长至4-5年。

调研组委员名单

张景安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

杨胜群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齐 让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书记处原书记

尹 卓 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左铁钏(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德激光技术中心主任

苏国萃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李国璋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甘肃省委员会主委,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杨玉芳(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

邱爱慈(女)全国政协委员,总装备部第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新民 农工党中央委员、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研究员,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北京市政协委员

茅玉麟(女)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秘 书长

阎冠和 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黄大昉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雷震洲 全国政协委员,教授级高工,信息产业电信部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蔡晓红(女)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近物所科技处处长、大科学工程办公室主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