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保护和建设西藏藏北草原的建议》
2011年12月28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西藏自治区政协在京共同召开西藏藏北草原保护与建设成果汇报座谈会。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认为,藏北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存在草原保护建设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依然粗放、人草畜矛盾突出等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作出长期发展规划,在政策、体制机制、资金投入上给予全面支持;探索人工种草,推进科技兴草,缓解草畜矛盾;促进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建议将牦牛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增值链,把附加值留在当地;加大对藏北草原防灾减灾项目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中等专科教育、职业教育,引导群众生计多样化。
与会人员名单
张维庆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原主任、党组书记
张 黎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上将)
赵金铎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协原主席
仝广成 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邓宗良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驻会)
庄国荣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驻会)
刘纪远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所长
林而达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孟宪来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主任
《关于多样性种植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年6月,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调研团赴云南进行调研。调研组建议,云南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成效明显,应加快在全国适宜地区推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云南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对我国边境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安全有重大意义,建议设立生物防控专项基金,成立专门机构监测、研发,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力度;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原位保护和集中保护的措施,设专项资金和补偿机制,抢救濒危生态植被。
《发挥宗教界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调研报告》
2011年,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专题调研组分两组赴安徽、河南、河北、辽宁进行调研。
针对调研过程中所反映有的基层党政领导强调宗教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仍然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调研组建议要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提高认识的问题,明确基层政权组织责任,组织相关部门专项督查基层宗教工作情况。针对宗教房产政策在不少地方还没有全面落实,天主教异地房产落实政策问题更加困难,宗教界长期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以支持和规范,但至今尚未出台等问题,建议中央组织有关部门就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情况进行普查,提出具体解决办法,能落实的尽快落实。建议中央有关部门继续抓紧研究制定支持和规范宗教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完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实施办法,为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