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把握时代方位 彰显特色优势 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宣传工作新格局

2025-10-0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的使命任务,政协宣传工作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重要环节,时代价值更加重大。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宣传工作,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宏大历史视野中精准把握自身方位,在系统功能重构中全面彰显独特价值,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传播效能,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思想引领、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聚焦使命任务,系统构建政协宣传工作功能体系

新时代政协宣传工作要彻底超越传统的“传声筒”式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从被动传递向主动引导、从信息发布向价值塑造、从程序报道向深度阐释的战略转型,致力于构建一个集政治引领、共识凝聚、民主展示、形象塑造于一体的多维立体功能体系。

把稳政治引领“方向盘”。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清楚党中央的重大判断、战略部署,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根基。

搭建共识凝聚“连心桥”。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善于在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度报道协商议政活动、精准解读政策法规、生动讲述委员履职故事等方式,促进不同观点交流交融,引导各界人士理性看待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在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有效纾解情绪、化解矛盾、增进认同。

打造协商民主“展示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成效。积极宣传政协各类协商活动,既展示协商成果,也适度反映协商过程,呈现建言资政的质量和水平,彰显“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人民民主真谛。通过这扇“窗口”,让社会公众近距离感知中国式民主的运作逻辑和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

树立委员风采“透视镜”。聚焦政协委员主体,生动反映其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与担当。大力宣传政协委员围绕大局建言献策的智慧成果、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的扎实作风、服务界别群众奉献社会的感人事迹,树立新时代政协委员有定力、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良好形象,激发委员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向社会展现政协组织的活力与风采。

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提升政协宣传工作效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协宣传工作要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实现从内容、形式到方法、机制的全面升级。

强化内容建设,提升宣传深度。推动宣传工作从“做了什么”向“做出了什么效果”深化。加强对履职成果的深度提炼和转化,打造一批有思想含量、有理论深度、有实践价值的重磅报道、权威解读、深度访谈。避免一般性、程序化报道,注重挖掘履职背后的思考、协商过程中的碰撞、建言落地后的成效,使宣传内容更具穿透力和说服力。

拓展传播矩阵,提升宣传广度。构建融合传播新格局。在巩固主流阵地的同时,全力进军网络主战场。优化升级政协自有媒体平台,加强与其他主流媒体、商业平台、智库机构的战略合作,形成协同发声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运用短视频、直播、动漫等新媒体技术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拓展传播渠道,覆盖更多元受众。

创新话语表达,提升宣传效度。推动话语体系转型。善于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将“制度话语”转化为“故事话语”。多运用具体案例、生动细节、鲜活人物来讲好政协故事、民主故事、中国故事,增强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鼓励委员运用自身影响力,以个性化、特色化的语言和方式在网络空间积极发声、解疑释惑、引导舆论。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宣传稳度。完善“大宣传”工作格局。加强党对政协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与党委宣传部门、网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政协内部各专委会、办公厅(室)以及各级政协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选题策划、联动发声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宣传工作骨干力量。

新时代人民政协宣传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唯有立足高位、把握大势、守正创新、精准发力,方能不辱使命,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任务,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李思贤系贵州省黔南州政协副秘书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