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扎实做好“四个凝聚”工作 提升政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率

2025-10-0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人民政协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必须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扎实做好“四个凝聚”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

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这一重要原则,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原则是对长期经验的总结,是行事的重要依据和准则,是坚定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人民政协的历史经验和丰富实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随后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三个坚持”之首写入总纲。2024年9月2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人民政协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2024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议政建言,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又一次予以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真切领会到,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对人民政协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对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扎实做好“四个凝聚”工作提出的重要原则要求。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两个伟大”中居于结合主动地位和处于创造主导地位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统一战线和民主人士作用发挥提供方向指引和根本保证,统一战线和民主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效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政治根基、群众根基、社会根基,也使人民政协这一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体,具有“三个有利于”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一是人民政协由具有共同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二是人民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三是人民政协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新时代新征程,只有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这一重要原则,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作用,发挥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凝聚共识、凝聚智慧的职能作用,切实把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在深化三者有机结合中厚植党全面领导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地位,才能把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更好担负起“四个凝聚”的政治责任和职责使命。

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指向,明确履职尽责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用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共同的事业,凝聚和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只有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成功。人民政协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必须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指向,认真履职尽责。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坚定清醒是思想政治上坚定清醒的前提,科学理论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基础”“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首先要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在有力有效的思想政治引领中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强化政治认同、增进广泛团结、提升履职本领,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氛围,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聚焦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个坚持”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民政协一以贯之的政治任务。要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认清人民政协工作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方位坐标,找准服从和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自觉做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进到哪里,政协的人心共识和智慧力量就凝聚到哪里,做到同党和国家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要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点部署作为政协工作的主线和着力重点,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协商、建言资政。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扎实做好政协民族宗教工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务实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引导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不断增进“五个认同”,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密切同爱国爱港爱澳政团社团和各界代表人士的联系,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

把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这一方法路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要求“完善协商工作规则,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真正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等作出重要部署。由此可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做好“四个凝聚”工作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有助于完善我国协商民主体系,有助于在政治领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实现更加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

把“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作为功能建设的总要求,把牢政治方向,彰显制度优势。

把“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作为功能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协商民主实践提供完整坚实的制度机制保障。以修订完善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为总抓手,着力细化优化协商各类别、各环节、全流程制度设计。明确协商会议和活动方案制定规范,实行年度协商计划和协商活动方案分类报批制度。健全协商成果形成、报送、采纳落实和反馈评价机制,探索开展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梳理总结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经验做法,上升固化为制度机制,将“服务为民”活动内容纳入委员政治培训,分年度制定实施计划,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委员履职档案和履职评价,深入挖掘和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以点带面提升活动影响力,推动“服务为民”走深走实。

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人民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要强化委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委员学习感悟人民政协历史和政协章程,引导委员珍视政治身份,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担当政治责任,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引导委员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勤学习、善钻研、常实践中不断熟悉政协履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履职本领,深入调研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实际运行状况、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委员联系广泛、贴近群众优势,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协助党委、政府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和履职评价机制,持续开展优秀履职委员评选,切实把政协建设成为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

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由此展开,调研视察、咨询论证、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向此聚焦,凝心聚力和建言献策就此发力,在专门协商机构的专门和专业上下功夫,努力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以高质高效的“四个凝聚”生动实践提升政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率。(中共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党组)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