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聚焦·民营经济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协在行动㉕

2025-09-2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重庆江津区政协:“服务矩阵”精准助企“健体强身”

“之前一直为新厂房迟迟未通天然气而着急,区政协帮忙协调很快就解决了,我们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近日,重庆江津区政协委员、重庆真不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用兴向区政协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这是区政协开展联系走访委员企业活动以来,高效破解企业难题的又一成功案例。

今年5月以来,江津区政协班子成员带领各专委会,再次踏上了走访委员企业的履职之路。这是区政协连续第二年对全区124家委员企业进行全覆盖联系走访,而今年目标更加明确——既要对去年163条问题建议的解决情况“回头看”,又要围绕新一年发展问需把脉。

翻开厚厚的走访记录本,每一页都记载着企业的急难愁盼。真不赖食品有限公司曾反映旧厂房难以满足生产规模扩大、设备更新和仓储需求增长等发展需求,经区政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其成功争取到了合适的工业用地,保障了新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今年,区政协主席杨利在企业新厂房回访时得知,新生产线已安装就绪,但因天然气未及时开通而无法投产。在区政协的助推下,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并联审批、抢抓工期,确保天然气管道如期贯通,保障了新厂顺利投产。

这样的案例在本次走访中比比皆是:重庆骄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收购花椒需开具发票问题在政协的推动下成功解决;重庆测威科技有限公司停滞的代建项目在政协督办下重新启动……

去年收集的问题建议是否都已办结销号?今年又有哪些新问题?区政协走访组将企业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建立详细台账,分别由区政协联系企业领导进行督办,建立起了一套“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有落实、有反馈。令走访组欣喜的是,如今区政府办公室对反馈的163个事项逐一进行了办理、答复,其中125个已办结,38个正在有序推进。

在今年的走访中,区政协既关注“大事”,也重视“小事”:既有光伏行业竞争和开辟新市场等行业范畴方面的诉求,也有景区项目入口道路宽度不足通行困难等具体问题。在“边访边办”中,本轮走访共收集79个问题,已协调解决“和润国际汽摩城地下车库车位销售”“椒农个人注册电子税务账号知识普及”等4个问题。

来到工业园区、商贸市场与农业基地,走访组发现前期关注的一批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已得到重视并逐步解决,企业对营商环境和基层服务的认可度大大提升。但大家也发现,市场竞争与转型压力凸显、资金回款与融资难题突出、政策宣传与兑现还需加强等六大类问题,仍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如何精准开方助企“强身健体”?区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精心搭建多层级、立体化的联动“服务矩阵”,有力推动企业诉求解决。

聚焦关键难题,分层分类破局。区政协从中筛选一些前瞻性、全局性问题,通过区政府、区政协季度协商会议,由区长组织区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区政协听取委员建议,面对面协商、交办落实。

各专委(办)作为前沿阵地主动出击。针对走访中新发现的如“技术人员招工难”等具体问题,积极对接职能部门,筹划通过“渝事好商量·讲出‘津点子’”协商议事活动、界别协商等方式寻求破题方案。

全区400余名政协委员凝聚起“智囊”力量。区政协广泛发动委员立足专业所长,围绕走访梳理的企业诉求和共性难题,反映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目前,委员们已提交《关于加强企业5G工厂建设的建议》《工业母机产业发展面临三大难题待破解》等50余条社情民意信息,力争从多层面呼吁推进解决。

同时,区政协还通过举办政协委员企业家高质量发展风采展示活动等,为委员企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努力为委员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营造更优发展环境。(刘朦濛 凌云)

 

福建泉州市政协:为“泉州制造”注入更强司法动能

当福建石狮祥芝码头的海风裹挟着卡宾秋冬时装发布会的国潮风尚扑面而来,当安踏“冠军灵龙”领奖服在巴黎奥运会领奖台上屡次闪耀荣光,当德化国礼瓷《喜上眉梢》在蛇年春晚舞台绽放东方美学魅力……“泉州制造”以一连串惊艳时刻,持续书写着“破圈突围”的精彩篇章,也勾勒出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独特风景线。

而在这一系列耀眼成绩的背后,司法系统宛如一组精密运转的齿轮,深度融入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屏障。初秋时节,泉州市政协专题召开会议,听取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情况通报,为“泉州制造”持续突围注入更强司法动能。

“检企桐声”法治宣讲团深入企业送法上门,用专业解读为经营发展扫清法律盲区;石狮服装城创新实现“15天极速解纷”,让商户维权不用等、经营少分心;德化陶瓷打响“原创保卫战”,以法治手段守住匠心成果、护航设计创新……法治力量正以多元化举措、创新性实践,覆盖企业从前端风险防范到中端纠纷化解、再到后端困境帮扶的全流程,全方位嵌入企业发展脉络,既为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注入强劲动力,更筑牢其实现高质量攀“高”之路的坚实根基。

“搭建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案件信息、证据材料、处理结果、专家智库等各类资源,实现信息互通”“构建跨区域检察协作平台及检法数据共享平台,方便两院调阅卷宗、交换信息,深挖数据辅助决策,优化资源配置”……会上,委员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凝聚智慧共识。

市政协主席肖汉辉表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关注、理解、支持法院和检察院工作,以更广泛的视角建真言、以更务实的思路谋良策、以更有力的行动出实招,共同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王惠兵)

 

大连庄河市政协:引金融“活水” 赋能实体经济

近日,大连庄河市政协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题协商会,来自民营企业的政协委员和政府部门、金融系统有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以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4年,庄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1.5亿元,同比增长4.6%,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金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角色定位在县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办公室主任王琳建议由政府牵头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整合金融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想方设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建立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政银企三方信息互通。

王玉状委员所在的大连欣和重工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投资厂房扩建时,获得一笔银行贴息补贴贷款,使扩建项目得以按时启动并顺利推进。“这笔贴息补贴贷款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压力,加速了企业规模扩张和业务拓展进程。”他说。

“构建梯度金融产品矩阵,精准对接企业多元需求。”针对当前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待提升等短板,市政协常委、市科工局副局长钟丽欣建议针对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特征,开发多元化产品,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链条,促进金融产品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以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就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市政协委员、工行大连庄河支行副行长刘亚宁表示,将探索搭建“银行﹢”合作平台,共享优质客户信息资源,实现目标客群精准对接。加强与实体企业“一对一”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视情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市政协常委、农商行庄河支行副行长孙秋菊现场表示,将紧贴地区经济发展,深化“做小做散”战略,重点加大对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做深做实“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持续助力实体企业健康发展。

应邀参加会议的庄河市副市长靳乔章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场进行互动交流。

市政协有关领导表示,接下来,将着眼把协商中形成的共识转化为具体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持续跟踪委员建议办理情况,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孙立杰 吕东浩)

 

江苏泰州市政协:当好企业“出海”的坚强后盾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0%,连续两个月实现回升”……日前,江苏省泰州市政协举行专题政情通报会,组织市政协委员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今年以来,泰州市政协积极响应市委决策部署,出台助力“三个大抓”《工作意见》;围绕重点产业链项目攻坚、产创融合发展、深化开发园区改革等开展多项调研、协商、视察活动;制度化举办3期“政企圆桌协商会”,持续推动惠企解难;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一批务实举措有效助推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向好、产业发展空间持续拓展。

当前,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国内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市政协积极构建政企沟通、恳谈交流平台,发挥“政企圆桌协商会”“知名人士圆桌协商会”等协商机制作用,当好企业“出海”的坚强后盾。

“建议进一步优化支持企业‘出海’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开拓国际业务”“立足中小微企业实际,在产品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规则对接等方面给予帮助”“针对医药企业出海需求,在产品注册政策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今年2月7日,市政协牵头举办2025年首期“政企圆桌协商会”,及时梳理企业“出海”相关诉求,并交相关部门办理。很快,多个职能部门陆续反馈:“将制定服务企业高水平‘出海’的若干措施”“拟专题组织医药企业参加下半年海外知名展会”“进一步推动进出口信保扩面降费”“推动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项目”……

3个月后,市政协又邀请企业界及经济领域相关知名人士开展座谈。“部分国家能源费用价格、商业贷款利率相对低廉,但需要注意其政策调整风险”“海外投资对企业法务能力要求高,但懂中文的法务人员不足”……有关海外商会、律所负责人的专业意见,引得与会企业负责人频频点头。

今年7月,《泰州市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市政协提出的有关建议得到积极采纳。

产业为本,项目为要。当前,泰州正聚力建设“8﹢13﹢X”链群体系,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该市打造的重点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相关工作机制安排,市政协主要领导担任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链长”,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协同各方深化为企服务。

市政协结合履职实际,多次深入相关产业园区摸底调研,不少企业反映,“希望借助专业力量,更好地掌握产业发展大势、把握转型升级方向”。为此,市政协积极推动在政协委员中开展争当城市推介员、招商联络员、项目信息员、企业服务员“四员”活动。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仅今年一季度,就帮助对接汽车及零部件方向省级以上产业研究机构5家,收集各类专业信息、行业研究成果60条(项),相关信息、成果都在第一时间发布共享。

动员广大委员共同助推重点产业链发展,市政协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重点产业链项目攻坚”协商建言。市政协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服务团队工作例会,听取1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协调解决相关具体问题。

既助推整个行业发展,也帮企业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针对“与整车厂对接难”这一不少中小企业的“痛点”,市政协协调服务专班牵线搭桥,组织多家企业采购负责人赴某上市汽车总部对接,争取进入配套供应链体系。“没想到我们这样一个小企业,也有机会直接接触大厂。”某零部件企业老总感慨。

在市政协“政企圆桌协商会”“企业诉求直通车”等机制推动下,今年1月—8月,相关部门累计办结有关旧厂房资质补办、促进本地配套、帮助整零对接等企业诉求60余项。(记者 江迪 通讯员 巴亮 黄浩)

 

河南驻马店市政协:工业企业转型从“破冰”到“深耕”

河南省驻马店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企业创新转型从“破冰”迈向“深化”,形成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传统工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

今年,驻马店市政协将“以科技创新赋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列为年度协商议题之一。5月,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牵头组建调研组,深入部分县区企业调研,并邀请相关领域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多次开展研讨座谈。6月25日,市政协召开“以科技创新赋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双月协商座谈会,参与调研的委员、专家、企业代表与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市政协常委、市统计局总经济师张俊峰通过对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等关键数据分析后建议,加快推动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智改数转”专项行动。

市政协常委、黄淮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张健则结合调研数据建议从4方面发力:加强宣传,认清企业转型的必要性;统筹资金,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培养人才,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服务,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环境。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与材料工业科科长吕妍楠建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牵引,加快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市政协委员、黄淮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新民则提出,贯通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对接,推动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做实做强创新平台载体,不断提升企业成果转化承接能力。

市政协委员、河南农有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江涛结合自身企业转型的体会,建议市级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中小企业探索转型路径,本地高校加快智能化人才培养,为企业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会后,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共梳理出5大类21条建议,形成协商建议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对照协商建议,结合部门职责形成“责任清单”,进行了明确分工,并于8月19日召开落实市政协协商建议推进会,分管副市长在推进会上要求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切实把政协精准建议转化为政府推进工作的实效。(通讯员 焦娇 记者 王有强 靳燕)

 

湖北十堰郧西县政协:企业安心“唱主角”

近日,一场以“供需对接·互助共赢”为主题的委员企业协商座谈会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政协举行。县政协搭建平台,让企业“唱主角”,通过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对接,集中反映诉求、整合资源、提振信心。

座谈会上,部分企业负责人围绕资金、市场、招工用工等痛点难点交流心声。县政协主席阮登香,副主席田翔燕、王宗刚认真聆听,与20余位企业家委员一起共商企业发展难题,探索本土企业互助共赢新路径。

会议共促成6项合作意向,内容涵盖原材料供应、产品代工与市场拓展等多个环节,预计带动相关企业产值累计增加300万元以上。同时,会议围绕资源整合、服务优化、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3条,为企业后续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阮登香表示,县政协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进一步细化梳理企业需求清单,通过专题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提交县委、县政府,共同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据悉,近年来,郧西县政协着力构建“政协搭台、企业唱戏、部门服务”的协同发展机制,依托各类委员活动,累计协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问题260余件。(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 谈太铖 兰雪)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