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编者按:
2025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各地政协和政协委员在支农助农带农行动中推动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让当地农民群众得实惠、发展鼓足劲。
海南省政协:共绘“三农”新图景
日前,海南省政协举办线上读书活动,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主题,结合海南“三农”发展实际,全体委员进行读书分享交流。活动由省政协副主席肖莺子领学,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周燕华主持,戴好富、韦开蕾等委员进行导读。
肖莺子在领学中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围绕海南“三农”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协商议政、资政建言和民主监督,为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发挥政协力量、贡献政协智慧。围绕海南“三农”工作,她建议,严守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向种图强”,做大做强海南种业;“向海图强”,引领海南渔业现代化;强化文化赋能,促进农旅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戴好富认为,要充分发挥海南的独特优势,加大对热带农业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建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农业国际合作,搭建国际农业交流平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海南热带农业产品和技术走向世界。
“要以‘高效’为核心,以‘特色’为突破,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海南农业产业上下游的补链、延链和强链,培育形成一批海南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韦开蕾在导读中呼吁,建设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实施“品牌出海”工程,加密至东盟、RCEP国家的农产品专线,布局海外仓网络,支撑“海南鲜品”全球直达。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全球热带农业合作的战略支点。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层次调研,积极建言出力,为助推海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记者 陈启杰)
辽宁本溪市政协:农业强市需走好特色化之路
“市政协这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做强做精特色农业,助力打造农业强市’协商议政,涉及的领域全、选题准、研究深、举措实。”9月17日,辽宁省本溪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市委书记王永威出席会议,与委员们共同商讨本溪打造农业强市的可行之举。王永威对政协的调研协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撰写调研报告和发言材料的各位市政协常委、委员都是良师,献的是良策。
会上,梁忠福、张式明、张静、贾洪涛等委员先后发言,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推动本溪打造农业强市的意见建议。
“本溪打造农业强市,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具体应做精‘养殖臻品’,围绕绒山羊、冷水鱼、中华蜂等,开发羊汤、冷水鱼预制菜和蜂花粉、蜂王浆等系列产品。”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赋予本溪桓仁冰葡萄酒不可复制的卓越品质,但目前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亟待从人才培养和使用、冰葡萄种植、科研创新、销售推广等多方面系统研究制定支持性政策。”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最具特色的畜禽品种之一,本溪作为辽宁绒山羊产业优势区,应大力支持绒山羊产业发展,努力将这一产业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市的必由之路,本溪应打造‘数据中枢’,由市政府统筹主导建设‘本溪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大力破除数据孤岛,积极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王永威表示,委员们的发言为本溪今后如何打造农业强市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建议,本溪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必须走特色化、绿色化、科技化、数字化、融合化、品牌化的路子。
本溪市政协主席高巍表示,市政协将持续围绕打造农业强市深化协商议政、强化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李方凯 记者 王金晶)
福建福州市政协:“丰”味十足有看头有盼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眼下,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的广袤田畴间,“丰”味十足的图景处处可见:果园里,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在枝叶间,饱满的龙眼缀满枝头,紫莹莹的百香果垂落藤蔓,清甜果香四处弥漫;田埂旁,直播设备架起一方小天地,主播手持新鲜果蔬热情讲解,特色农产品从地头走向全国;乡村休闲农业打卡点更成了热门去处,游客们或漫步金色稻田,或体验采摘乐趣……
这份丰收的喜悦,与一场聚焦未来的协商调研同频共振。日前,福州市政协聚焦“高质量办好福州2025年农民丰收节”议题开展微调研、微协商、微讲堂活动,针对扩大农民丰收节宣传覆盖面与农民参与度、浓化节日氛围、丰富活动形式、强化数字技术支撑、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等问题进行深入协商讨论。
会前,与会人员深入福清市海口镇,实地调研了入驻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三华农业园。在田间地头,大家细致了解稻谷、瓜果的种植长势与丰收情况,认真听取其在筹办农民丰收节活动的经验做法,为后续协商讨论积累鲜活的一线素材。
会上,委员们结合调研所见积极建言。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伟霞聚焦数字赋能农业建议,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销售技能培训,提升合作社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助力农产品打通“线上销路”。福清市政协常委林福泉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民在丰收节中的主体性作用,深化非遗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展示,并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加强青少年农耕教育,让农耕文化代代相传。
针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福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逐一回应了大家关切的问题,明确将认真吸纳合理建议,进一步优化筹备方案,全力推动2025年农民丰收节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让丰收的喜悦真正惠及更多农民群众。
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周应忠表示,要鼓浓农民丰收节气氛,注重与民俗活动相结合,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群众真正体验到节日的喜悦。同时,以节日为纽带,加强榕台农业丰收交流,助力榕台农业融合发展。(记者 王惠兵)
重庆石柱县政协:聚力“鸵”起致富梦
鸵鸟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提质增效?近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政协委员们走进该县沙子镇星光村金钥匙(重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鸵鸟孵化基地,带着问题实地调研,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主席会议专题协商。
“鸵鸟养殖周期多长?市场行情怎么样?”面对委员的问题,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目前共有80亩鸵鸟养殖场,种鸟1200余只,孵化幼鸟4万余只,产蛋量8.4万枚。一只鸵鸟养到出栏需要10-12个月,肉能卖到约60元一斤,蛋约200元一个,皮还能做皮具。“效益看得见,但养殖技术门槛高,尤其是防疫,我们心里还没底。”
“鸵鸟常见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要建立完善的防疫记录,定期对养殖区消毒,做好日常健康监测……”结合自身专业所长,李朝荣委员当场“把脉开方”。
向学明委员被精美的鸵鸟蛋雕所吸引,也敏锐察觉到了其销售潜力:“这些工艺品主要靠什么渠道销售?尝试过线上直播吗?”得知产品主要靠游客买、经销商收,没有专业包装,向学明当即表示,将帮忙对接专业电商包装企业,联系直播团队来孵化基地考察交流,协助打通线上销售渠道。
针对疫病防控、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技术研发、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委员们纷纷在协商座谈中出谋划策。
李朝荣建议,由县农业农村委牵头,建立覆盖全县主要养殖区的疫病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同时针对中小养殖户开展常态化防疫技术培训,从源头降低养殖风险。
“产业要长远发展,不能只靠卖原料,还得打造品牌、做深加工!”向学明建议,培育“渝鸵石柱”区域公共品牌,开发鸵鸟肉香肠、鸵鸟蛋深加工食品等产品,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渠道讲好石柱鸵鸟养殖故事,提升产品附加值。
技术是根本。黄显科委员建议鸵鸟孵化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攻克鸵鸟雏鸟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尽快制定鸵鸟养殖技术规范,推动产业从“粗放养殖”向“标准化发展”转型。
认真倾听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后,县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把特色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明年重点项目,同时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沙子镇政府负责人也表示,将协助鸵鸟孵化基地对接包装企业破解运输瓶颈,还将把鸵鸟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汪科伶 凌云)
四川巴中通江县政协:助“梅花鸡”成为致富金凤凰
走进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胜利乡大营村,万亩松林间,灰白相间的山地梅花鸡三五成群,时而扑棱着翅膀追逐飞虫,时而低头啄食林间草籽。养殖户李洪熙满脸喜色地说:“感谢县政协牵线搭台,家里养的2000只梅花鸡还没出栏就被成都的餐厅订光了,今年订单又涨了三成!”
这片生机勃勃的林下养殖场景,正是通江县政协以政协协商撬动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从保种育种、规模化养殖到精深加工、市场开发,在山地梅花鸡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处处都有政协的声音、委员的身影。
山地梅花鸡是通江特有的土鸡资源,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适宜山地放养等特性,是巴中市确定的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六大主攻单品之一。如何让这一“小特产”成为带动万户增收的“大产业”?县政协委员们和制约山地梅花鸡产业发展的堵点、短板较上了劲。
“鸡苗存活率只有70%,再这样下去乡亲们都不敢养了!”2024年3月,在杨柏镇太平场村的“院坝协商会”上,养殖大户王德荣的发言让在场政协委员心头一紧。县政协当即联合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展开深入调研,发现传统散养模式下鸡群易发呼吸道疾病,而农户普遍缺乏科学防疫知识。
“建立‘三级防疫网络’,设立村级疫情观察员,将禽流感、新城疫等5种核心疫苗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很快,一篇《关于建立山地梅花鸡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直通县政府常务会议。两个月内,全县建成1个山地梅花鸡资源场、1个备份场、3个乡镇兽医服务站,四川农业大学林居纯教授团队编写的《林下养殖技术手册》被送到每个养殖户手中。“现在我养的鸡存活率涨到92%咧!”王德荣兴奋地说。
畜禽良种是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在县政协召开的“种源保护与产业升级”专题协商会上,相关专家晒出了山地梅花鸡的基因测序图谱——硒元素含量是普通土鸡的3倍,这可是打造高端品牌的“杀手锏”!在委员们的积极参与和助推下,如今,占地50亩的现代化原种场已孵化第三世代种鸡2万羽,今年9月将完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认证,让山地梅花鸡彻底摆脱“优质种源外流、商品鸡回购加工”的被动局面。
在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的“田埂协商会”上,当地养殖户集中反映,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养殖产业扩大再生产的关键问题。
委员们收集诉求后迅速行动,在县政协组织下,迅速与通江县农商行开展专项对接,推动银行针对“山地梅花鸡”养殖产业精准推出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创新采用“活体抵押﹢保单质押”的组合担保模式,大幅降低了养殖户的融资门槛,从需求响应到贷款发放仅用一周时间,便为23户农户成功授信并发放贷款460万元,高效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如今,在县政协推动下,这样的“生态共富经”正在全县复制。
如何从优势产业到富民产业?
在县政协组织的“通货出山”活动中,县政协委员、空蒙文化董事长杨为民组织旗下主播开展梅花鸡直播专场销售活动,推动“通江梅花鸡”旗舰店在京东、抖音同步上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通江山地梅花鸡线上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元。
通过县政协牵线搭桥,由亿道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胶原蛋白提取项目已在广纳镇大石板湾开工,投产后将实现年屠宰及精深加工山地梅花鸡200万只以上;年生产低脂胶原蛋白干细胞提取原液1000万克以上,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
“当一只只梅花鸡飞出大巴山,我们听见的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和声!”县政协主席王茂生深有感触地说,政协人不是“说说话”就行,而应是挽起裤腿下田的耕耘者,眼下,通江县政协已启动新一轮“产业升级”深度调研,誓让这条凝聚着政协智慧与民生温度的全产业链向着“年出栏百万只、产值超十亿元”的目标振翅高飞。(记者 韩冬 通讯员 罗莉莉 赵一霏)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平罗县政协:协商一插到底 助力一“番”风顺
初秋时节,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灵沙乡西灵村的番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苗架上挂满了已经成熟的各色水果小番茄,在合作社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在机器前挑选小番茄,鲜美的果实通过传送带进入称重区,再被分装成箱,运入冷库,分发运送至各地。
当天,平罗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灵沙乡开展“灵沙乡番茄产业发展扩规提质”协商活动,看到水果小番茄络绎不绝地发往外地,委员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近年来,灵沙乡打破“单一种粮”的传统种植模式,通过调结构、建温棚、种蔬菜,让昔日只种粮食不种菜的村民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尤其是当地种植的水果小番茄,因其味道鲜、质量优,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产销两旺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推动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政协委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最终达成五点共识:一是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尽快编制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快项目申报进度,努力争取产业发展资金;二是加大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提高种植规模及效益,推进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三是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电商直播”等产销平台,拓展内销渠道;四是协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争取各银行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支持;五是加快商标注册步伐,指导合作社完成商标注册,协助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协商不是终点,落实才是关键。”平罗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协商成果的跟踪转化落实,适时开展协商成果“回头看”,加快推进协商成果落地;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委员常态化跟进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新问题,助力灵沙乡番茄产业实现扩规提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记者 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