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风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矢志岐黄泽苍生——记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

2025-09-2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童安荣(左一)在为病人诊断病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童安荣: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原副院长、宁夏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全国名中医。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常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都知道,童安荣的号,在手机上几乎“秒光”。

7月19日,一个星期六的上午,记者在医院大门口见到了他。“周一到周五都有门诊,周六日常常还要到市县进行帮扶工作,刚好今天有时间,咱们聊聊。”温厚谦和的童安荣一边笑着和患者家属打招呼,一边带着记者走进医院。

四十余载仁心路

童安荣的家乡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从宁夏卫生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平罗县周城乡卫生院工作。3年里,童安荣深刻体会到由于医疗设施缺乏和医疗水平所限等原因,乡亲们在病魔面前格外无助。

“当时基层缺医少药,很多患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看到他们痛苦,我心里特别难受。”正是这样的经历,让童安荣立下一个心愿: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带着这一理想,童安荣考入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后来又考取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回到宁夏,立志用所学回报家乡。

童安荣的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各类肾脏病,尤其是升清降浊治疗慢性肾衰。我国是慢性肾脏病高发国家,一旦发展到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只能靠透析等方式维持生命。

面对这一挑战,童安荣和团队历经15年潜心研究,顺利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肾衰中医升降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室项目规划、申报、论证、建设工作,创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肾衰中医升降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室。团队先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治区、市、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在省部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获评宁夏科技创新团队。

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作为宁夏新冠定点救治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中医组组长,童安荣牵头制定了《自治区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案》,带领团队推行一人一方、精准施治,将中医药全程应用到确诊病例治疗中。

在那段日子里,年近六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童安荣,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穿着防护服。从病区出来后,他的前胸后背都是湿透的。查房、会诊、讨论病例、培训……他如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忙个不停。

采访中,多位患者提到,尽管专家号限号35个,但童安荣常常会接诊60多位患者。“很多肾脏病患者在求医过程中辗转多家医院,身心俱疲。甚至有的患者专程从外省而来,还有的病人家庭非常困难。”童安荣说,“能多看一个是一个。”

临床中,便宜药能解决的问题,他就不会用贵的药;查房时,他总是将听诊器用手心焐热后再接触患者身体;为及时掌握病情,他常将手机号留给患者,随时答疑解惑……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情怀,早已融入童安荣四十余载行医生涯。

履职尽责献良策

2023年,童安荣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发展依然是他最关注的领域。“建言选择熟悉的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案才能有实效。”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童安荣提交了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的第一件提案《关于支持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从事中医药工作40余年来,童安荣亲身经历、见证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但他也注意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在全国建成国家临床研究基地40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31个,“但是这两个项目,宁夏均未被列入其中。”言及于此,童安荣满是遗憾。

如何实现宁夏与全国的同步发展?童安荣建议,将宁夏中医医院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推动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宁夏分院,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定期派出团队,帮助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建设医教研一体化规模化发展平台,带动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在宁夏设立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确立了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和培育库名单。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也进入了培育库,根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指导方案》的要求,适时依序动态调整。根据《“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5.3亿元支持宁夏5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为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夯实了坚实基础。

2024年,童安荣提交了《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提案》,呼吁让更多老年人接受中医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这件提案同样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该局表示将加强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支持中医药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结合养老领域的作用。

童安荣还注意到,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就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仍存在留不住人才的窘境,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突出。为此,他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为基层中医药人才职称晋升提供倾斜政策;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

作为深耕基层一线的政协委员,童安荣始终将“脚下沾泥方能心中有谱”作为履职信条。每一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望闻问切”,都成为他撰写提案、建言献策的不竭源泉。

建言助力“最后一公里”

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提案,童安荣毫不犹豫地说起了加快推进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设这件提案。

路通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作为连接东西部的重要物流通道,临港铁路承载着宁夏乃至周边地区的货物运输需求,更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宁夏铁路运输已具规模,但条块分割严重,建设铁路专用线是破解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国家调整运输结构、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的有效手段。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童安荣介绍,假如这条专用线通车,将完善“疆煤进宁、蒙煤进宁”的“几”字弯煤炭铁路运输体系。

灵武临港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线路总长54公里,但因审查工作复杂,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对此,童安荣呼吁国家铁路集团统筹兰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在设计审查、项目建设及线路开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提案获得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指导国铁兰州局集团办理铁路专用线工作。兰州局集团于2024年8月出具了接轨审查意见并签订专用线铁路接轨合同,完成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该项目已于2024年5月份动工,预计2025年底建成运营。

弹指韶光,素华流年。转眼间,童安荣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已进入第三年。在他看来,作为医者,能用一技之长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作为政协委员,尽己所能地反映民意、建言献策是自己的另一份职责。他也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执着梦想、勇往直前。(记者 范文杰)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