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以新时代参政党良好形象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独特优势

2025-09-2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当前各民主党派以作风建设巩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重要举措。本次主题教育聚焦“学规定”以明晰政治规矩,“强作风”以淬炼政治品格,“树形象”以提升履职效能,是各民主党派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动革新。

优良作风是履职效能的重要保障,更是新型政党制度力量的深厚源泉。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是中国共产党在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能够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不断取得革命成果的重要原因,始终能在最大限度上凝聚共识,赢得认同的重要基础。正是这种基于作风力量的价值认同,深刻奠定了多党合作的政治根基,成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完善的动力源泉。民主党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唯有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之以恒推动作风建设,才能内聚合力、外塑形象,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蓬勃生机与显著优越性。

学规定,一体推进学思践悟。学好规定,要在示范引领,重在学用结合。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找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着力点。要一体推进学思践悟,扎实推动《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精神的专题学习讨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外在规范内化为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纪律规矩要求转化为知行合一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为履职尽责奠定坚实的纪律保障和政治基础。

强作风,从严从实长效查改。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的课题。强作风必须从严从实,常态监督,推动“当下立行立改”与“长久建章立制”同向发力。从严从实自查自纠,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大抓基层导向,持续推动干部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作风、优服务、固根基。聚焦调查研究、文风会风、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刀刃向内“列清单、深查摆、严整改”。常态长效监督管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要以制度体系扎紧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以过硬作风打造多党合作新气象。

树形象,履职尽责实干为要。在赓续传统中贡献力量,深挖革命前辈优良传统,讲好多党合作故事,以优良传统蕴含的爱国精神和时代价值展示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服务民生中彰显情怀,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社会,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拓展为“互联网结合参政议政”新路径,使履职更接民意地气。在参政议政中展现作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和地方发展大局深入调查研究,察实情、谋实策,充分发挥界别特色优势,打造参政议政特色品牌,提出一批前瞻性、精准性、建设性强的意见建议,一以贯之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作者于干千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