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发挥政协平台作用 积极培育协商文化

2025-09-19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质和真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良传统,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协商文化在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民主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其平台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协商文化的培育成效。

举旗定向,坚持协商文化培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培育协商文化,首要任务是筑牢政治根基。人民政协必须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协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确保协商文化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要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工作导向,在求同存异中凝聚新共识。要淬炼政治定力,以“十个坚持”武装头脑,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协商文化始终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服务大局,以协商实践厚植文化土壤。协商文化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扎根于实践的生动表达。人民政协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将协商民主融入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要紧扣为改革献良策,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通过精准调研和高质量协商,推动改革举措落地。例如,针对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关键问题,组织专家、委员开展深度调研,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要为发展建真言,围绕高质量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搭建“政企协商平台”“界别同心汇”等载体,促进政府与企业、社会各界的对话,将“金点子”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要为民生求实效,创新“社情民意恳谈会”“委员进社区”等机制,倾听群众诉求,推动民生政策的精准实施。如,济南市长清区政协通过“长”商量项目,推动解决了社区养老、公共设施改造等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协商文化的温度。

创新载体,构建多元协商平台与机制。协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人民政协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形式,拓宽协商渠道。一方面,搭建贴近基层的协商平台,将“协商触角”延伸至生产一线、田间地头。例如,在村居建立“委员茶摊”、在社区建立“圆桌会议”,让委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决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完善协商机制,构建“议题征集—协商议政—成果转化—反馈评估”的闭环流程。通过健全议题提出机制,确保协商议题紧扣社会热点;通过优化协商流程设计,保障各方平等充分表达;通过强化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协商建议纳入政府决策。此外,可探索数字化协商模式,利用“码上商量”等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协商效率。

守正创新,以传统文化滋养协商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协商智慧,是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文化的深厚土壤。人民政协要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协商实践深度融合。一方面,挖掘“和而不同”“兼听则明”等传统理念的时代价值,将“和合文化”融入界别工作,通过“委员说”“学而书房”等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协商实践互促共进。另一方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开展协商文化主题协商、制作微视频、举办文化论坛等载体,让协商精神浸润社会。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讲述协商故事、传播协商案例,增强社会公众对协商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强化制度保障,构建协商文化长效机制。培育协商文化需制度护航。人民政协要从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系统发力。要健全组织保障,将协商文化建设纳入政协整体工作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协主导、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完善制度规范,制定协商文化建设的具体标准,确保协商活动有序开展。要构建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委员参与协商的积极性。要推动协商文化纳入干部培训体系,将协商理论纳入党校课程、领导干部培训计划,提升全社会协商素养。

凝聚共识,以协商文化促进社会团结与治理效能。协商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凝聚共识、促进团结。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通过协商实践构建“最大同心圆”。要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前,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确保政策兼顾各方利益。要搭建跨界别协商平台,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协作。如“企业家—学者—劳模”协商对话会,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要将协商文化融入基层治理,通过“议事长廊”“移动办公桌”等载体,推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创造,协商文化则是其持久发展的精神基石。展望新征程,人民政协要继续以协商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作者白涛系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政协主席)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