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要闻

多个世界第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5-09-19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阴和俊说。

“这5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阴和俊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阴和俊表示,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了,“未来5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他指出,“十五五”时期将重点在5个方面全力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国家战略亟需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持续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三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和产学研融合用人,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造就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筑人才竞争优势。

四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健全国家科技评价制度,构建有利于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和潜能的创新环境。

五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发起和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记者 王慧峰)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