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层动态

小信息撬动大治理——民建青岛市委会建言献策提质增效的破解之道

2025-09-1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请市文旅、住建、商务、农业农村、统计、市场监管、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认真准备,近日专题讨论全市民宿业发展和纳统问题。”日前,青岛市市长任刚对民建青岛市市直总支副主委逄国敏提出的《破解民宿经济统计盲区 真实反映新业态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出批示,肯定其价值,并要求文旅、统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专题研究民宿业发展和纳入统计问题。

“小信息”能撬动“大治理”,一条看似普通的社情民意信息,让全市十余个部门联动,系统破解一个新兴行业的治理难题,答案在于其精准地切中了经济治理的痛点,背后也正是民建青岛市委会一套成熟高效、久久为功的建言献策工作机制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精准捕捉痛点:“小信息”源于“大视野”

撬动治理的支点,首先在于找准问题。

青岛市民宿业发展如火如荼。据统计,2024年,全市民宿超过6000家,近3年新增超70%,在崂山、西海岸等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和消费。微观数据令人惊叹:崂山区沙子口街道280家民宿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创收4亿余元;西麦窑村120多家品牌民宿年收入近4000万元;灵山岛67家民宿渔家宴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

然而,产业的“热”与数据的“冷”形成了巨大反差。由于民宿在统计上被归类于传统住宿业,其纳统门槛为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的法人单位,这便将绝大多数小微、分散经营的民宿排除在外。数据孤岛、线上交易难捕捉、定义模糊导致监管盲区,使得海量的经济活动成了“看不见的数字”,无法真实反映新业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政策制定也缺乏精准的数据支撑。

逄国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深层矛盾。他的建议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剖析了“纳统门槛高、管理分散、数据覆盖不全、监管盲区”四大症结,并系统借鉴了威海、大理、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最终提出了建立统计标准、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探索“化零为整”纳统新模式等5项共10余条具体建议。这条“小信息”因其专业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具备了撬动治理的坚实分量。

机制赋能建言:“小信息”背后是“大平台”

一条信息能否发挥作用,不仅在于信息本身,更在于输送它的渠道和赋能它的平台。逄国敏的建言能取得实效,离不开民建青岛市委会所提供的“大平台”支撑。

这个“大平台”首先是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民建青岛市委会以《参政议政工作管理办法》为抓手,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面制度化、规范化。从信息的采集、撰写、报送,到定期的通报、积分排名,再到依据《履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给予的相应补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现—培育—激励”闭环机制。这套机制让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不再是“自发性”的个体行为,而是“有章可循”的组织行为,确保了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持续性和高质量。

这个“大平台”还是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广大民建会员是社情民意信息的“源头活水”。民建青岛市委会通过日常发现、重点培养,打造了一支“有情怀、有能力、有热情”的骨干队伍。通过给任务、压担子,组织专家研究选题,开展专题调研,将民建会员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建言献策优势。同时,通过常态化、多形式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民建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撰写信息的能力,让“金点子”能有“好写法”,确保建言“说得对、提得准、用得上”。

这个“大平台”更是一种坚守的质量意识。民建青岛市委会始终把质量作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生命线,严把政治关、事实关、数据关。注重对社情民意信息的深度提炼和精准加工,力求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文字简练,并善于将调研报告、集体提案等不同履职形式的成果进行转化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价值最大化。正是这种对精品的追求,使得从民建青岛市委会报送的信息能够获得批示和采纳,让“小信息”蕴含了“大能量”。

推动系统变革:“小信息”撬动“大治理”

市长批示不是终点,而是推动系统变革的起点。这条社情民意信息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它切实撬动了政府的治理行动。

任刚批示后,青岛市文旅、住建、商务、农业农村、统计、市场监管、消防、公安、卫健等众多部门迅速响应,积极准备专题讨论全市民宿业发展和纳统问题。这意味着,一个长期存在的统计与管理盲区,正式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即将进入多部门协同解决的快车道。

这条信息所推动的,绝非简单的数据统计方式调整,而是一场深层次的治理变革:它推动统计制度的创新,为新经济业态的衡量标准探路;它推动部门壁垒的打破,要求文旅、统计、税务、公安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它最终将推动政策的精准制定,使政府扶持、行业监管和产业规划都能建立在真实、全面的数据基础之上,从而引导民宿产业从野蛮生长走向高质量发展。

民宿纳统难题的破解之道,不仅是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更是一次多党合作效能的精彩演示。这一从“破题”到“破局”的完整过程,恰恰为民建青岛市委会的参政议政工作履职成绩单提供了最生动的例证。

近3年来,民建青岛市委会共有9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采用,200余篇被民建中央、省政协采用,10余篇获得省、市领导批示。从“会员智慧”到“市长批示”再到“部门行动”的“青岛路径”,生动诠释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率与优势。它证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民主党派通过扎实的调研和高效的建言机制,完全能够将“小信息”转化为推动“大治理”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征程中,写下不可或缺的注脚。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们仍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民建青岛市委会主委刘瑞金表示,下一步,民建青岛市委会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履职尽责、共商国是中彰显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担当作为,切实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共同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陈小艳 任蕾)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