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提案摘编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2025-08-1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

完善征信服务体系 进一步释放普惠金融发展潜能

当前,我国征信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金融特别是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建议——

一、加快扩大征信机构服务范围。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推动市场有序发展和不断壮大。

二、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有关的政策法规。把完善数据采集、流动、共享机制,破除行业间壁垒,作为政策法规制修订的重点,拓展数据来源、提升数据质量。

三、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扩大征信机构数据来源。专注于“一些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并符合我国发展方向的领域”的数据收集。

全国政协委员王凌: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推进金融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必然需要绿色金融赋能助力,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亟须破解的难题。建议——

一、创新运作经营模式,提高专业化管理服务能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金融参与”的模式,搭建融合“价值评估、资源收储、资产运营、金融服务、产品交易”等功能的综合性生态产品价值实体化服务中心。

二、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提升经济效益。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机制;分类挖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三、完善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大金融赋能力度。支持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态治理企业上市融资。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

加强对金融行业集中统一监管

尽管现有立法已涉及金融监管领域的诸多方面,但相关法律制度缺乏整体设计和跨行业跨部门的统筹安排,一些重要问题缺乏制度规范。建议——

一、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监管法》,确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原则,统筹协调现有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二、金融监管法应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加强制度创新。

三、金融监管法要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及国家安全机关联合监管的常态机制。

四、金融监管法要加大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力度。

五、金融监管法应创设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机制,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全国政协委员蒋鹏举: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助推全国碳市场扩容提速

当前,国内碳市场包括全国碳市场和北京、上海等8个地方碳市场,各大碳市场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核查清缴、交易规则、风险防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需要构建统一交易体系。建议——

一、构建统一交易体系。在纵向关系维度上,形成系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有序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持续为全国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最终形成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二、完善碳金融市场监管。允许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并丰富交易对象品种。同时,可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的碳现货和碳金融衍生品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打通生态环境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和配合执法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

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目前,能源、工业品、农产品国际贸易基准价仍然由境外期货市场或价格指数所决定。建议——

一、健全能源等产品体系,丰富期货价格信号。以长三角地区作为试点,探索成品油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推进成品油期货上市,完善能源衍生品体系。

二、支持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等更多经营主体参与期货价格形成,并逐步放开至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

三、开展更大力度的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境外交易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所增加直接对外开放的品种数量,支持交易所探索交割等服务“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

加快大湾区金融创新 支持企业赴港澳跨境融资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跨境融资需求与日俱增,且呈现多元化趋势。然而,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大湾区内地企业在赴港澳进行跨境融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

一、争取大湾区成为企业发行外债审核登记试点区域,便利化外债审核登记手续,缩短时间。

二、深化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加快推进在横琴、前海等区域试点商业银行集团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降低港澳金融机构获取大湾区内地企业数据信息的成本。

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征信互认,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信用报告标准互认、征信产品互认,研究设立专门渠道服务于征信报告跨境传输,提升跨境融资信用服务能力,解决跨境融资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杨晓红:

推进普惠金融提质扩面 助力农民增收

普惠金融具有包容性、面向“基层”、成本“可负担”等特点,对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议——

一、引导各金融机构增加普惠金融服务供给,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促进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和覆盖广度。

二、在普惠金融支持下,通过“党支部﹢联合社”模式集中发展特色产业。

三、通过生猪、活牛、咖啡等农产品“保险﹢期货”套期保值方案的创新与试点,有效规避因价格下降对农民收入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政策引导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工创办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

五、加大普惠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

加快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

一、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的评价体系,从简单压降客诉数量转变到有效投诉、有责投诉以及投诉率等质量指标内容。

二、适当提高投诉门槛,拦截非有效投诉举报。细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有效投诉”认定标准和筛查办法,健全“转、受、办”处理机制,保障企业正常展业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沟通渠道畅通。

三、优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多部门联合打击“代理维权”黑灰产,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优化顶层设计,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性统筹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间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和质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