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民进中央: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案由: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建议:一、完善高校毕业生全周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各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分阶段动态评估学生就业认知,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持续优化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及时提供最新就业职位和相关资讯,推动实现岗位与人员的精准匹配和精准推送。打造就业指导名师、优秀课程和教材。
二、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持续推进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注重理论基础的同时适度增加实用性课程,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聘请有实战经验的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开发课程。支持高校领导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提升校企合作热度,搭建校外就业实习实践平台,提供岗前培训、紧缺工种培训。
三、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与引导。把就业教育和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积极投身建设一线和基层工作。加强家校协同,推动高校与学生家庭信息共享,根据就业市场实际情况逐步更新毕业生与家长的就业观念,使家庭成为毕业生积极就业的有力支撑。强化毕业生心理辅导,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
四、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着力破除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和待遇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规范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定性,对在招聘过程中存在针对教育类型、学历层次等进行差别化对待行为的单位机构严肃问责。进一步完善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加强育人合作、实行学分互认,扩大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加快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有效贯通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五、加大对高校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力度。将高校就业补助资金用于高校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奖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持毕业生创新创业等方面,支持各地将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相关活动纳入就业创业服务补贴范畴。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张福成: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促进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但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
一、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双提”政策。
二、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实现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四、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加强对心理教师任课资格的考评,促进专兼职心理教师成长。
五、关注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加强在校青少年法治教育
强化青少年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议—
一、制定工作规划,提高对在校青少年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在校青少年设立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编发专门的法治教育教材,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法治教育,并在学校设立法律咨询室,为在校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在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同时,开展民法典等专题法治教育,全面回应在校青少年的法治需求。
三、建立与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律所的协调合作机制,通过参观法院、旁听庭审、模拟法庭、讨论案例等方式,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法治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韦军:加强青少年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为更好地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建议—
一、加大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在校园内和公众场所增设传统美德宣传栏,适时举办中华传统美德艺术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月等大型活动,营造人人学美德、讲美德、扬美德的浓厚氛围。
二、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小学校课堂,在环境设计、活动开展、兴趣小组建设等方面,有计划、多层次、多形式融入传统美德文化的内容。
三、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中华传统美德共育体系。重视家庭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升家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意识。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刘启芳:加强边疆地区农村职业教育
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助力兴边富民落地产业、满足农民就业培训需求,建议—
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支持涉农职业院校建设作为加大转移支付的重点项目。
二、通过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其他主体投入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优化涉农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接农村产业需求。
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当地龙头企业或政府合作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定期定点联合培训新农民、返乡农民。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稳步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发展
近年来,一批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快速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也渐趋完善。职业本科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已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建议—
一、把握好区域平衡和重点发展的关系,支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高水平职业院校设置为职业本科院校。
二、进一步聚焦重点求突破,推动符合条件的专科职业院校升格或举办本科层次专业,尽快形成一批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层次职业本科院校,加速培养出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丁光宏: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区域职业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区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然而,区域内职业教育仍处在碎片化、缺乏一体化统筹的发展阶段。建议—
一、成立长三角地区职业高校资源共享平台,扎实推进《长三角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方案》。
二、建立长三角地区职业高校产业合作联合体,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职业高校产业合作机制,创设“长三角地区职业高校创新创业基金”。
三、深化长三角地区职业高校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企业合作,设立专门的国际合作交流机构或平台。
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张政文:加强高校精神文明教育
精神文明教育与高校育人育才工作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建议—
一、发挥精神文明教育的树德作用,通过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教育。
二、发挥精神文明教育的增智作用,注重在精神文明教育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观察、操作、表达、管理、创造等实践能力。
三、发挥精神文明教育的强体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竞争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四、发挥精神文明教育的美育作用,推动与高校美育的融合发展,推动美育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五、发挥精神文明教育的乐劳作用,推动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让文明扎根学生的心中,让劳动培养学生的品德。
全国政协委员范社岭:扎实推进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高地,也是人员构成复杂、要害部位多、政治敏感度高的地方。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关乎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建议—
一、健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安全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全体教师员工齐抓共管的“大安全”工作格局。
二、夯实基础建设,注重源头防范,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并重,健全突发事态危机管控工作预案,完善突发事件、重大舆情快速应对工作机制。
三、深化综合治理,探索通过搭台架桥开渠等多种方式,畅通家庭、社会参与“平安校园”建设渠道,构建起“学校吹哨,部门报到”的良好工作格局,定期召开由相关单位及家长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方洁: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数字化转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主体力量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需要全面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导,强化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制定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专项政策法规,并指导地方实践,同时为各地差异性转型路径留有发展空间。
二、加强经费支持,推进“数字基建”的地方实践。将技术建设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子项目。
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提升地方高校教师各方面的能力素质。
四、重塑业务流程,推动地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升级。加大地方高校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等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