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齐心协力建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看看各地博物馆建设中的政协力量

2024-05-20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博物馆,于方寸之间,联通过去,面向未来。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近年来,博物馆游热度高涨,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各地博物馆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如何让“博物馆热”持续下去?博物馆事业如何良性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各地政协和政协委员都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建议。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博物馆热潮背后的政协力量。


四川省三级政协委员助推三星堆博物馆建设——

让更多人看到北纬30度的“东方传奇”

成都平原,鸭子河畔,“三星伴月”熠熠生辉,神秘的古蜀国,展示出了独特而辉煌的文化体系,绘就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恢宏画卷。走进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大立人、陶猪、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文物都在这里“活”了起来,争相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据了解,在今年“五一”期间,来广汉的游客达到57.39万人次,综合收入6.14亿元。除了看“堆堆”,许多游客被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所吸引,进一步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魅力;景区内三星堆文献推广、盖章打卡等创新的互动体验,以及实用又有趣、设计感十足的三星堆文创也深得大家的喜爱。

“仅5月1日至5月6日6天,三星堆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打卡四川的热门之选。”四川省政协常委、德阳市政协主席何明俊兴奋地介绍。作为北纬30度的“东方传奇”,三星堆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了一扇瑰丽窗口。然而,博物馆的接待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多姿多彩的古代中国文化?不少委员把目光投向了利用前沿科技创新展示传播方式上。

今年四川省政协全会期间,省政协委员马可提出了高标准打造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议。他建议,通过依托云网资源规划、虚拟世界构建以及沉浸交互的开发实现能力,打造智慧展陈体系;通过与企业开展智能导播、云制作、云上演绎等联合技术攻关,采用三维建模、AR、VR、AI等场景科技对遗址历史景观进行修复展示。

对于马可的建议,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十分赞同。他介绍,目前博物馆正将重心聚焦于文物活化工作——打造“触梦三星堆”12K沉浸式数字展,以独具匠心的表达手法和解读视角,运用数字科技、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段,将黄金面罩、扭头跪坐人像、玉琮、陶猪等10件三星堆文物,共同融入展览整体的艺术创作中,使观众得到视、听、感等多重角度的沉浸式体验。

“文化旅游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去年9月,德阳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以三星堆为引领 做大做强全域旅游”开展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协委员孙玉祥等从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做强文创产业市场、引导社会资本经营、瞄准国际旅游市场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引起参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此外,针对景区门口的“黄牛”“野导”现象,广汉市政协委员朱国华、文香洪还呼吁“成立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景区派出所及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该建议引起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23年底,景区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及时整治了“黄牛”囤票、倒票以及“野导”拉客等乱象,有效推动了三星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杨绪磊 王用全)


西安市政协——

以“博物馆之城”彰显古都文化魅力

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于5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连日来,“博物馆热”在西安不断升温。据悉,该市多个博物馆届时也将推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如西安博物院将推出“远方来客求职记——乐游长安”活动,半坡博物馆观众可在“史前工场”体验王牌研学项目“植物锤染”,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将上演精彩的文博晚会等。

近年来,西安市扎实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编制了《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举办2023文博之夜系列活动,推出“博物馆+”“文物+”多元融合产品,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博物馆159座。

如何通过“博物馆之城”更好地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助力西安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今年以来,民主党派市委会和市政协委员不断提出一些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

民建西安市委会表示,建设高质量的“博物馆之城”要完善博物馆体系,实现“馆”的协调发展,丰富博物馆类型,进一步增加科技类、自然类博物馆数量;策划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引领性的博物馆,并在新建馆中注意增加行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冷门主题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的比例。

“博物馆数字化场景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厚植家国情怀,还能够在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建议,利用“5G+4K+VR”等辅助技术、云演播等形式更好地实现展品故事从剧场到“云端”场景的转换,为观众提供全新的情景体验和消费模式。

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还呼吁,相关部门颁布引导博物馆数字优质内容生成的政策文件,推动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实施,通过数字化展览、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管理等提升数字化展示传播水平。

“西安的博物馆中拥有众多馆藏臻品,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文创产品或是高仿复刻,或是设计雷同、附加值低的文旅小商品。”民革西安市委会提出,要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统筹全市文创产业的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宣传资源,加强全产业链平台建设,发挥其带动示范、辐射推动作用,为博物馆文创工作提供行业指导意见;发挥大型博物馆的带动效应,在文创展览和文化活动中,为其他博物馆提供文创的展示和销售平台;完善政策法规,鼓励文创企业和博物馆合作。

“丰富的博物馆及文化遗产资源为学生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当前还存在部分项目专业度不高、博物馆社会参与度有待加强等现象。”市政协委员闫清阁建议,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要鼓励博物馆制定个性化的研学计划,与学校、社会团体、企业等协同合作,提高研学在课程开发、主题确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需求,做好研学项目设计,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课程的研学体验。

(记者 路强


重庆永川区政协——

一份接续十余载的博物馆情结

走进巴蜀文化交融、茶竹文化共生的重庆永川,可以追溯亿年恐龙、万年石松的悠远历史,也可以感受千年古镇、百年茶竹的绵长韵味。而在永川博物馆里聆听这些关于城市“前世今生”的故事,已经成为永川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永川博物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南麓、神女湖畔,是集自然、历史、书画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也是重庆自然博物馆分馆。1700多套、8000余件馆藏文物,默默讲述着永川的文化故事,守护着城市历史的根与魂。

“从提出建馆建议到付诸实施,再到博物馆建成开放,每一步都离不开永川政协人的心血与汗水。”永川区政协委员、博物馆馆长何祥松回忆,从十三届永川区政协到如今的十六届,十余年时间里,区政协通过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组织视察、调研、协商等多种方式,持续关注和推动着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区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主任陈显达介绍,2005年以前,永川文物管理所设在原文化馆内,文物存放条件十分有限。2007年,区政协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呼吁尽快建设永川博物馆。此后,在政协及社会各界持续助推下,永川区委、区政府启动修建永川博物馆,并于2014年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但由于种种原因,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处于搁置状态,加快博物馆建设再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何祥松、刘阿本等文化艺术界别委员纷纷提出联名提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建设资金筹集方案和工程建设时间表,加快启动馆内装饰。据了解,从永川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到启动陈列布展,先后有20余名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建议,接力为之鼓与呼。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永川区政协启动了“永川历史文化遗存探寻”专题调研,调研组历时3个多月走遍全区23个镇街,编辑出版《永川历史文化遗存探寻》一书,为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2017年3月,区政协“永川博物馆陈列布展与文物保护利用”专题协商会议提出,要准确定位,突出“留住永川根脉、讲好永川故事”这条主线;优化陈列布展大纲,坚持通史陈列与专题展示相结合,彰显地方特色;提前思考,通过开展“镇馆之宝”评选等活动,让永川人民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当月,永川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正式启动,区委明确由区政协主要领导牵头督促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区政协委员们也继续通过专题调研、视察等方式积极助推该项工作。2018年10月,永川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并迅速融入永川都市旅游项目。

“建议丰富永川博物馆讲解服务方式”“尽快筹建永川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优化永川博物馆片区交通”“进一步提升永川博物馆软环境”……博物馆虽然开馆了,但委员们仍然“放心不下”,不断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持续为之“添砖加瓦”。

如今,永川博物馆已经成为展示永川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主要平台,永川对外交流的一张新的文化名片,这令永川政协人倍感欣慰。

(记者 凌云 通讯员 王国梅

 

杭州市政协助推“博物馆之城”建设,委员们有个共同心愿——

“馆”中窥城 特色先行

“‘博物馆之城’是城市文化遗产与现代空间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展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要塑造城市的当代风格、激发创新活力。因此,要突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避免千城一面。”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着西泠印社文物管理处处长、古玺印收藏爱好者等多重身份的杭州市政协委员王臻道出了自己对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见解。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地,近年来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相对于全国其他博物馆,杭州并没有一个突出的博物馆名片。杭州全市登记在册的国有博物馆有45家,非国有博物馆有31家,但游客来到杭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打卡”概念,无法通过一座博物馆很好地了解杭州这座历史名城,博物馆所藏文物往往也是零散的,收藏、研究、展示的环节需进一步完善。

今年春节与“五一”假期,王臻带着孩子“打卡”了三星堆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地。在与馆藏文物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王臻将杭州的博物馆与其他城市的博物馆认认真真做了一番比对。王臻说,“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时人们就会想到神秘的古蜀国,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无不让人感叹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纵观各地‘博物馆之城’建设,其共同特点是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IP和让人耳熟能详的Logo。”

如何为“博物馆之城”建设找到新的打开方式?杭州有自己的思考,市政协也有自己的使命担当。

2023年12月,杭州市政协召开“杭州市博物馆发展改革”专题协商会。杭州要加快提升博物馆之城影响力,离不开大量精品文物藏品的支撑。王臻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在发言中提出鼓励每个博物馆建立“个性化”藏品征集制度、在文物征集工作中“主动走出去”、尽快建立完善博物馆馆际藏品交换调拨制度等建议,赢得了与会人员的认可。

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民盟杭州市委会聚焦推动“博物馆之城”高质量建设提交相关提案,建议推动馆城融合,探索打造“博物馆之城”全域活态。

在市政协月度协商会上,10多名政协委员和文博“大咖”瞄着“加快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主题联手把脉问诊。张钎委员提议从顶层规划着手,推动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中心的非国有博物馆集群;余建国委员希望研究出台《杭州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市政协委员、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馆长叶佳星的小心愿则是希望积极探索“博物馆+”领域,利用展馆传播好宋韵文化,让官窑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面对新时期的“博物馆热”,委员们不约而同聚焦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建议建立博物馆产业联盟、深化数字文创、加快云上展库建设。提高博物馆流量的黏性,变馆藏为流量、变场馆为景点、变故事为文旅产品,推动杭州“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开展。

(记者 鲍蔓华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