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
纵深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传统产业是西北工业体量中的“大块头”,在产业结构中仍处于支柱地位。比如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要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一是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支持资源型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引导企业专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育更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带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二是稳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统筹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冶金有色、火力发电等重点行业的“一业一策”绿色改造,加快推进火电节能减排改造,严控重点行业新增产能,落实压减产能和能耗指标等要求,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节能、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建设重点行业碳达峰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三是培育生态产业新动能。河西走廊大面积的沙漠、戈壁、荒漠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最佳选址,加快实施风光核清洁能源技术攻坚行动,打造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加快能源一体化开发建设,加快陇电入鲁、陇电入浙、陇电入沪工程建设。加快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等产业,持续推动新能源材料、特种不锈钢、动力电池等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发展。
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全力加快创新驱动,推进企业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好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二是全力解决关键环节掣肘。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现有规模优势,完善政策措施,培育潜力产业链,巩固优势产业链,建立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着力解决工业基础领域关键问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深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围绕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以“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在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领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创一批跨界融合新模式。全方位孵化发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凹凸棒石等产业,推动形成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全面增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共性技术体系。
持续推进数实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数实融合已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纵深推进“上云用数赋能”行动,推广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产线级、车间级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集群。深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推进“东数西算”等算力资源协同发展,提升信息基础支撑能力。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步伐。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全领域深度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整合大数据信息资源,加强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制造业应用数字化由内而外、全方位降本提质增效。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黄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