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视察调研工作动态
天青、玫瑰紫、天蓝、海棠红……一进入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槐树湾村的钧瓷展示厅,这些绚丽多彩的颜色瞬间吸引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调研组的注意力。
“钧瓷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同样的釉质,经过煅烧发生化学作用,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纹路。”陶艺家杨根成向调研组介绍。
杨根成来自周口市,今年已经是他扎根槐树湾村的第9年。在这里,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创客”。
上世纪90年代,槐树湾村靠煤矿一度让村民们腰包鼓鼓,但随着资源枯竭,村里不得不寻找转型之路。
考虑到神垕镇有着悠久的钧瓷历史,且村里本身留存着许多老庭院、老窑洞,村干部们把目光投向了钧瓷相关产业。“依托这些资源,2016年起,我们村开始逐步探索,将部分闲置房屋出租给陶艺家使用。2018年,村里又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老村闲置房屋进行统一规划,大力发展创客基地,吸引外来创业人士入驻211间。”槐树湾村党支部书记赵红伟说。
杨根成便是最早来到槐树湾村的三名“创客”之一,他在槐树湾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小院里分为创作室、烧制车间、展厅、起居室等几个部分。
“我刚来到这里时,村里的老房子还比较破旧,一些基础设施也没跟上。但这里的环境是最吸引我的,正是这种乡村的优美宁静,让我能彻底静下心来埋头创作,也因此激发了很多创作灵感。”杨根成回忆道。
随着第一批“创客”的到来,他们的创作实践不仅让村里的老房屋有了新用途,也吸引了更多同行关注,创客基地逐渐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槐树湾村创客基地共吸引来自湖北、安徽、江苏等地34户陶艺家,也吸引了许多在外发展的本村人回乡创业。同时,不少游客因陶瓷创作和特色产品慕名而来,让村庄多了文旅活力。如今,陶瓷让这个曾经因煤而兴的村庄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
“依靠钧瓷与创客基地的带动,我们村现建设有2家农家乐、1家民宿、1个大棚采摘园及多处陶艺体验馆,形成了集农事体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发展模式。”赵红伟笑着盘算,“下一步,我们将谋划修建旅游步道、把老村委会大楼改造成‘创客工场’、丰富餐饮住宿等配套项目,进一步吸引创客来村创业,并依托创客带来的陶瓷文化业态,进而发展乡村旅游。”(见习记者 李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