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政在协商丨多维度“益寿” 高质量“延年”——河北省政协召开专家协商会共同探讨提升全省人均预期寿命

2025-11-0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出现向好拐点,请各位专家把脉会诊、厘清方向,帮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近日,河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召开专家协商会,围绕“探索进一步提升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路径,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主题,邀请有关专家、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段云波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专家们纷纷抛出“锦囊妙计”。

河北省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省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明确工作着力点,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主要影响干预指标体系,从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意外伤害、健康服务、社会环境5个维度,明确了42项主要影响指标。

省政协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显说,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做好预防、治疗、康复工作。他建议,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在“治”的方面,打造城市主城区15分钟急救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构建慢病管理体系,实现在线咨询、预约随访等,并大力发展运动康复事业,促进体医融合、医养融合,做好“康”的文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对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具有较高贡献率。河北生殖妇产医院院长祁晓峰说,出生低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他建议,常态化开展胎儿先心病巡讲,面向育龄妇女、基层医务人员普及先心病预防、筛查、救治知识,并提高社会对早产儿救治的关注度,从源头上筑牢新生儿健康防线。

“青少年死亡原因复杂,既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有家庭与教育环境的问题,还有社会与行为因素的问题。”长期关注人口发展的省政协常委、民建河北省委会副主委武云秀说,青少年死亡情况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冲击小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但其累计效应显著。建议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监测青少年死亡情况,以精准施策。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健康河北专家组首席专家席彪认为,延年益寿不是单纯的年龄增加,而是有质量地生存,延长高价值年龄段,不仅能延缓衰老,也能显著提升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他说,影响人寿命的一级因素就有50多个,要全社会动员,提升主动健康意识,并对不同年龄段死因进行分析,以便控制住主要原因,有的放矢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老年人摔倒常常直接危及生命,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说,这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紧密相关,在加强预防的基础上,要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省体育局群体处一级调研员刘联合说,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健身场地越来越多,还针对老年人增加了适老化健身器材,但健身重在科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不能通过运动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增加人均预期寿命是“投资于人”的重要体现,省卫生健康、中医药、交管、体育、疾控、医疗保健等部门有关同志,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介绍推进工作举措,表示将吸纳有关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全省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向好。(记者 高新国)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