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5-11-0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所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既标注出了“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又明确了全党全国人民在“十五五”时期应该采取的奋斗姿态。

认识这个历史方位,就是要牢记中共十九大提出、二十大重申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把“十五五”时期放在“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来谋划、部署、推动。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15年是一个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接续奋斗。“十四五”时期是开头的5年,开好局、起好步是其历史使命,“十六五”时期是收官的5年,决战决胜、圆满收官是其历史使命,而居中的“十五五”时期这5年,承担的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夯实基础、全面发力”是与这一历史使命相契合的行动方略,因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有了一个好的起步、好的开局,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十五五”时期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接再厉、全力前行,开创发展新局面,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基打得更加稳固,为“十六五”圆满收官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基本理由。

认识这个奋斗姿态,就是要把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作为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具有管总意义的工作要求。万丈高楼平地起,楼越高就要求其基础越坚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越往前走,就越要求把各项事业的基础夯得更实,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基础、制度文明基础、科技基础、教育基础、人口和人力资源基础、民生保障基础、国家安全基础、国防基础等,大大小小各方面的基础都要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同时,我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要注重强化夯实相对薄弱的基础,其基本道理就在于众所周知的木桶法则、短板效应。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聚焦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比如,农业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当今我国农业发展在国家发展中还属于短板弱项,这就需要作为重点下大气力抓。这次全会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出,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再比如,当今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弱项。这次全会把“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出,强调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这次全会对夯实基础的要求和部署还有很多,需要相关地方和部门抓好落实,确保“十五五”时期既有的短板弱项能得到很好的弥补,为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作出贡献。

全面发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全面发力,是针对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提出来的,也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来的,是既见物、又见人的总要求。应该深刻认识到,“四个全面”是全面发力的底层逻辑,不全面发力就不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都需要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共同努力,都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都需要每一个中国百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张来明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