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夯实基础、全面发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细胞活则肌体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高峰常委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蕴含的广阔机遇与坚定信心。作为来自工商联界别的委员,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在复杂形势中看清方向、稳住心神、增强信心。”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存辉常委认为,全会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放在首位,还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意味着产业升级将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进一步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南存辉常委还建议,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智改数转”,催生更多智能制造、智慧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积极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打破产业边界,催生“1﹢1>2”的聚合效应,推动实体经济“活力倍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围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燕瑛常委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端改革攻坚、进一步优化生产端供给结构、进一步强化流动端链路建设、进一步细化消费端权益保护,进一步破除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更加有效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品质、丰富消费选择、增强消费信心,以营造更加放心环境激发消费意愿。
“‘十五五’时期,要顺应形势变化,把准核心要义,紧盯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谢茹常委谈到建立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时表示,要持续推动要素畅通与循环。进一步健全城乡分工协作机制,共同开发乡村多种功能,更好实现乡村多元价值。“同时,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大力实施数字乡村行动,以数据要素赋能城乡融合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最终要落脚到推动‘两个健康’的具体行动上。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工商联须当好‘娘家人’,架起‘连心桥’,以务实服务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高峰说。(记者 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