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现场报道丨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2025-11-0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振兴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滕树静常委来自民族地区,她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十分关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不仅确立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更是通过统筹推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安全发展等重大战略,为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在滕树静看来,对民族地区而言,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命题,更是政治使命,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要求,更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

展望“十五五”,民族地区需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才能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对此,滕树静表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化区域协同,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发展短板;厚植人才根基,激活内生动力,强化本地人才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双向发力;赓续文化根脉,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激发文旅融合创新创造活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边巴扎西委员表示,“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出台更多差异化区域支持政策。

吉尔拉·衣沙木丁常委认为,编制“十五五”规划,应把民族地区差异化的区域支持政策纳入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全局,纳入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民族地区依托自身的条件禀赋,融入新发展格局,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记者 孙金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