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凝聚智慧力量 服务中心大局——南京市政协紧扣党政中心工作推动协商民主新实践

2025-10-2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南京市政协专题座谈会形成《关于市政协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报送市委,同时结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的相关内容,编写10期《政协信息专报》,供市委、市政府规划编制过程中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南京市政协牢记使命、强化担当、积极履职。今年以来,市政协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紧扣助力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汇智聚力高质量发展和建言“十五五”规划编制等中心工作,积极健全完善协商民主机制,用活用好政协协商平台渠道,精选协商议题、创新实践路径、推动成果转化,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作出政协贡献。

紧扣中心献良策

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遵循,也为南京市政协聚焦开展协商实践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初,南京市委给市政协重点调研点题“发挥比较优势,以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商请市委、市政府提供重点调研选题,是南京市政协近年来聚焦中心献智出力、凝聚共识服务大局的创新实践。市政协将相关选题纳入年度重点协商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调研、形成相关建议,供党政决策参考。

市委点题后,市政协迅速成立由主席和相关副主席牵头、经济科技委员会及界别委员、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集中专业力量,扎实开展调研。自2月份开始,课题组从摸清南京产业科技创新供需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借鉴外部经验,深入探究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找准南京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路径。

在江宁区,课题组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院所和笑领科技、众彩市场等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及区政协委员一起,围绕制约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政策、平台、人才、资金等方面问题协商讨论。专家和委员们结合自身所在领域,提出关于“完善政策协同体系、畅通成果转化路径”“构建本地产业创新协同生态”“强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等建设性意见。

在雨花台区,课题组走进中国(南京)软件谷,详细了解智能汽车、信创产业等领域发展情况,与就职于诚迈科技、沁恒微电子、未来像素等高科技企业的区政协委员、企业家及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听取“率先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支持和牵引科研机构加大AI4S投入,加速科学研究迈向科学智能新阶段”等立足行业企业发展实践的前瞻性建议。

6月26日,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十二次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相关部署,围绕“发挥比较优势,以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深入协商议政。会前,充分征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征集到44篇建言材料。会上,委员们针对发展所需,结合调研成果,重点就“优化要素配置,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推动高校院所与高新园区深度融合”“突出重点方向,加快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生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等4个方面核心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时,还邀请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数据局(政务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到会面对面听取意见、沟通交流。会后,市政协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协商议政成果,形成8项对策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约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出题”,倾听议题所涉各方“心声”,委员与部门面对面“协商”……南京市政协守正创新、向新而行,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不断推进“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生动实践。

多方协商聚智慧

地方政协如何紧扣中心工作,更有效更有力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在党委、政府“点题”的基础上,市政协不断拓展年度重点议题的协商路径:除通过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等开展专题协商外,还把此类重点议题用提案办理协商和界别协商的方式,让更多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参与其中,从而更广泛汇集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

8月21日,南京市委召开专题会议,有关负责同志领办督办市政协“更好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专题提案。该专题包含了4件内容相关联的集体及个人提案,正是市政协商约部分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精准回应市委、市政府“点题”,共同“答题”而成。

5位提案者中,民建市委会发挥会员分布广泛的优势,梳理研究有关社情民意信息集中反映的急难问题,通过多方调研,深入了解全市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和当下新就业群体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提出坚持党建引领,升级功能服务,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立体服务阵地等建议。市台联为精准把握新兴领域治理问题症结,组织专门力量赴江北新区、玄武区、建邺区的多个街道及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域开展调研,聚焦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权益保障、关爱服务和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现状及存在问题,在与不同行业代表座谈交流、征集意见的基础上,与民建市委会共同提交了《聚焦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 提升政治引领和服务提升效能》提案。

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新就业群体权益维护为切入口,组织界别委员开展专题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养老、医疗、商业意外险、职业伤害保险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就调查对象反映突出的小区进门难、休息难、及时充电难、就餐难等问题,结合南京实际情况,借鉴外地经验做法,撰写了《建设骑手友好型社区的建议》提案,围绕“社区友好”“共治友好”“服务友好”,提出了3条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陈乙华结合自己多年来在不同岗位服务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聚焦新职业青年群体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迫切问题,深入各新兴行业进行实地访谈,直接与从事不同新职业的青年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诉求、职业困惑与发展期望。在提案撰写过程中,先后邀请多位领域内专家、企业代表及青年从业者共同探讨不同新职业的行业发展现状、用工模式及权益保障等问题,系统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经过多维度、系统化的研究论证,形成了《关于促进新职业青年成长发展的建议》提案。

市政协委员胡雁在深入研读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相关政策法规基础上,多次走访省、市零工市场,就南京市20余万新就业群体的规模数据、群体结构与分布等具体情况开展调研。在与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的交流中,胡雁发现确实存在外卖员“疲劳”送餐、网约车司机维权渠道复杂、快递员长期高强度运转等共性问题,即以具体案例为支撑,撰写出《关于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提案。

上述3家单位2位委员的4件提案共提出13条建议。市政协以政协提案为抓手,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扩大协商民主覆盖面,提升建言资政精准度,与相关部门共研共商、深化办理,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协商新路径,收到新成效、得到多方认可。

今年市委、市政府还点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和“挖掘消费新潜能”,市政协围绕两个议题组织相关提案,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领办督办,取得良好反响。

此外,市政协持续深挖重点协商议题价值,首次将部分内容同步列为年度界别协商议题,把政协界别协商功能与党政中心工作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相关专委会组织对口界别委员开展调研协商活动,更大范围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更大力度聚焦中心开展协商民主新实践。

共商大计谋规划

提升协商成果转化实效是健全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环节,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反馈情况是做好协商民主“后半篇文章”的关键。

经认真筹备,9月12日,市政协专题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座谈会,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这一当前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主题协商议政、共商大计。

会前,市政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得到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别和委员们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到86篇建言材料,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市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各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各参加单位负责人及部分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听取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市“十五五”规划总体思路和当前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12位来自不同界别、不同领域的党派团体和委员代表相继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围绕议题进行了深入协商讨论。

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化思想认识,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贯穿体现于规划编制全过程各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十五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思想引领、立足大局、因地制宜,聚焦重点领域前瞻谋划。要精准建言献策,紧扣时代发展、聚焦中心任务、坚持人民立场,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为“十五五”规划制定实施献计出力。要立足政协做好“四个凝聚”,引领带动委员在强化政治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凝聚共识上当标杆、作示范,引导团结各界群众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为全面及时反映协商建言成果,优质高效助力全市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后,市政协认真梳理总结,汇总整理相关意见建议,形成《关于市政协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报送市委。同时,对86篇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全面梳理,挖掘提炼出富有价值和前瞻性的建议内容,结合同期征集到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编成10期《政协信息专报》,将意见建议分18个类别选编报送市委、市政府,供编制规划和推进工作中参考。此外,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组和政协委员还持续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以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出有质量、有见地的意见建议。

上述协商成果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反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在多期《政协信息专报》上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领导及部门认真阅研、吸纳。

“以政协所能服务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地方政协实践中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南京市政协主席王立平表示,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协商建言,是聚焦中心大局开展政协协商和协商成果在基层政协履职实践中有效转化的生动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健全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南京市政协近年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专题协商实施办法》《对口协商实施办法》《界别协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切实推进政协各类会议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市政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围绕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优化营商环境、“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点议题,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共识和智慧力量,切实增强调研协商、建言献策的深度与实效,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新征程上助力南京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徐继昌 管妍 傅可)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