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视察调研工作动态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澳门是世界知名的国际自由港、旅游休闲中心,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享誉全球。近年来,山西与澳门立足各自文旅资源禀赋不断深化合作,双方联系日益紧密。
如何进一步促进山西和澳门文旅产业携手共进,为两地搭建更加坚实的桥梁?
9月18日至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率澳区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赴山西,围绕“促进晋澳文化旅游优势互补”主题开展考察。
在大同、忻州、太原等地,委员们深入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博物馆、政协委员之家、山西省全国政协委员所在单位等,通过实地考察、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认识了山西、熟悉了山西,亲身感受到山西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可喜成果,对推动晋澳文旅深度合作有了深刻的思考和坚定的信心。
华夏文明看山西
“说实话,以前提起山西,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炭、山西老陈醋,但通过这次考察,山西让我深受震撼,特别是悬空寺、云冈石窟、应县木塔这些历史遗迹,都令人叹为观止,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山西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李佳鸣感慨道,“地上文物看山西,名不虚传!”
正如李佳鸣所言,对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的山西省,多位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不是很熟悉,甚至几位委员此前不曾踏上过这片土地。也因此,从考察初始至行程结束,总能听到委员们的赞叹。
考察第一站悬空寺,就是巨大的冲击。
当天一早,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从澳门出发,经飞机、高铁、中巴奔波,抵达恒山脚下时,已近黄昏。但远远看到“悬挂”在翠屏峰西侧悬崖上的这座古老庙宇时,委员们瞬间忘记一天的舟车劳顿,一边惊叹着寺院与悬崖完美结合的鬼斧神工,一边精神百倍地加快脚步向前进发。
“很难相信,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就能有这么高超的建筑技艺!”委员们一边从各个角度拍摄照片,一边细细向讲解员询问着问题。“现存的主体建筑是哪个年代的?”“承载回廊栈道的横梁插入石壁的长度是多少?承载力有多大?”“目前日均游客量有多大?怎样既能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又能有效保护古建筑?”
这样的冲击在云冈石窟、五台山、晋祠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地一一重复着。
“这些榫卯结构古建筑太精彩了,还有这些古建筑上的浮雕技术也实在精妙!”在五台山,对几座寺庙的古建筑“念念不忘”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莫志伟感慨着。他说,澳门也有同样形式的建筑,但年代和规模都不能与之相比。“作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我希望未来能推动两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交流合作。”
看到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对山西充满好奇和热爱,参加考察的山西省全国政协委员也不失时机地向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们推介着山西。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通过“文明摇篮”“表里山河”“复兴中华”“民族融合”四个关键词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他热情地向考察团成员邀约:“山西值得大家一来再来!”
文旅融合焕光彩
在山西考察期间,当地文旅深度融合、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给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在悬空寺考察时,已是傍晚,但人流量依然很大;在云冈石窟,每进一个石窟,委员们都与熙熙攘攘的游客排起长队,而当天既非节假日又非周末;在五台山,所考察的每一座庙宇都是游人如织、香客密集。
座谈会上,山西省副省长林红玉的介绍,更加深了委员对所见所闻的理解:“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文旅市场持续升温。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26.3%、44.4%。今年1月—8月,全省文旅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80个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人次、经营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3%、19.2%。”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好做法。委员们在考察中切身体会到,山西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快构建核心吸引物体系,打造出太原、大同、运城等旅游热点门户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向综合化、片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旅游辐射能力越来越强;打造智慧景区等数字化体验场景,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创新营销推广方式,借势《黑神话:悟空》等流量红利,开展“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等,带动了全域文旅消费的火爆。
在考察途中,委员们对各地精致的文创产品非常感兴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整时,看到“跟着悟空游山西”的大型海报,也会纷纷前去留影纪念。“没想到山西文旅产业如此旺,希望晋澳两地多互动、多交流。”委员们纷纷表示。
双向奔赴双赢路
边走边看边议,5天的考察内容丰富而精彩。委员们既围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深入考察,又结合晋澳两地优势特点,提出促进两地合作交流的意见建议,积极为深化晋澳合作、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遗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方面逐步积累经验并与国际接轨。”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雅煌建议,晋澳两地以重点文物保护合作为抓手,激活文化旅游核心价值。“两地可建立文物保护合作机制,开展技术交流与人才互派,共同制定文化保育标准;另一方面,将山西的古建筑艺术与澳门的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相结合,推出文化遗产联展、古建筑研学之旅等主题活动。实现‘保护促旅游、旅游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
“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每年吸引不少来自山西的旅客到访;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秀美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也颇受澳门企业家青睐。”全国政协常委、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润生建议,未来可通过政府、高等院校、科创企业等多方参与、高效联动,创造政策红利鼓励文创、影视、游戏相关行业围绕晋澳两地文旅资源进行主题创作,带动两地文旅的“打卡”经济;也要利用好澳门会展商贸及对外联系的中介优势,以线上线下形式宣传推广山西,为晋澳更多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之前到过多次太原,但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宗真表示,经过此次考察,才感觉自己真正认识了山西。他建议要对全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珍贵的古建筑进行精准的三维实物扫描,再通过高科技的数字技术制作出立体的模型,与山西文旅推广活动同赴港澳展出。“任何一个港澳游客通过对模型的参观,可以判断到各个景点合适的旅行时间,从而合理规划行程。也可以让流量数据发挥作用,对游客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张宗真说,“澳门作为休闲旅游城市,在旅游产品设计、规划以及人才培训方面都居世界前列,相信晋澳有更好的合作机会和广阔的合作前景。”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日报社总编辑崔志涛建议,要加强晋澳之间媒体合作,建立“晋澳媒体交流联盟”。在联盟框架下,定期开展记者互访,澳门媒体可聚焦山西转型发展、文旅资源、中医药产业进行深度报道,山西媒体则可宣传澳门国际平台优势、文旅创新经验,让两地民众更全面了解对方发展动态。两地媒体也要联合打造内容产品、善借新媒体矩阵,扩大两地文旅传播覆盖面,共同讲好晋澳合作故事。(记者 李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