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中的政协智慧丨发扬优良传统 牢记政治责任——西藏自治区政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心聚力

2025-10-20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2025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庆祝活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五五”注入了动力、擘画了蓝图。

“十四五”期间,西藏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累计落实规划投资4000亿元以上,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雅下水电工程开工建设,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事业领域总投资246.5亿元,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西藏自治区政协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269项,召开各类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290次,形成调研报告226篇,提交提案1951件、立案1880件,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或制度文件。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积极打造“雪域同心”履职品牌,构建“一委一品”“两支队伍”“三个平台”“四大载体”“五项机制”“六个更加”架构体系,深入开展“学理论”“讲故事”“交朋友”活动,在搭平台、优载体、树品牌、建机制、提质量上持续发力,工作触角不断延伸、工作体系日渐完善、工作活力持续释放,凝聚共识更加有效。

发扬人民政协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搭建“政协讲堂”平台,打造“书香政协·委员读书”品牌,成立“政协书院”,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持续推进“学理论”活动走深走实,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以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主题,以“讲故事”为载体,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给林芝嘎拉村全体村民的重要回信精神,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2024年8月17日在山南市召开讲好新时代“委员故事”“西藏故事”现场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扎囊县桑耶镇政协委员联络办公室等,详细了解基层政协通过讲好新时代“委员故事”“西藏故事”拓展委员履职平台、促进委员主体作用发挥和示范带动作用等情况。5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和新时代新西藏的发展巨变,讲述了生动感人“小而美”的故事。

建立健全“五个联系”工作机制,常态化举办自治区各族各界新年茶话会、自治区政协各族各界夏季联谊会、党外人士座谈会等,深入开展“交朋友”活动,谈心交流1650人次,走访慰问1580人次,加强对党外人士特别是宗教界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形成从党内到党外、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围绕“深入推进‘四大工程’‘六项行动’促进我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开展调研协商,召开“在政协委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形成《政协委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作用的决议》,组织委员和归国藏胞开展“沿拉林铁路看城乡发展变化”主题视察活动,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围绕“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和城市民族工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等开展视察调研和协商活动,举办自治区政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座谈会、“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助推我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进宗教活动场所”对口协商座谈会等,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五个有利于”标准,组织召开“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和方法路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深化‘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发挥宗教界委员在‘三个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深入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深化寺庙财税监管 推进寺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等主题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合实际,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巩固‘三个意识’教育成果。”《关于开展“持续巩固拓展‘三个意识’教育成果 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视察情况的报告》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的充分肯定。2025年4月,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进寺庙、进社区(扶贫搬迁点、民族团结示范点)、进经济开发区,围绕“持续巩固拓展‘三个意识’教育成果 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委员视察活动,真切感知自治区成立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了解近年来“三个意识”教育实践取得的积极成效,坚定信心决心,持之以恒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从“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到“把‘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有效落实到各行各业各领域”,再到“解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和软制约问题”……自治区政协共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6次。

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紧扣“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 助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加快推进西藏特色产业发展”“促进野生冬虫夏草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产业园区效能 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协商座谈,组织委员开展“农业科技发展和优化种植业结构”视察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紧扣“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举办“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协商论坛,为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

西藏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均日照时数超3000小时,光伏发电潜力在100亿千瓦以上,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自治区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指示,围绕“推动我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组织界别委员、专家学者、厅局骨干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所提意见建议被自治区能源局采纳,有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围绕解决好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人心、人才问题,开展“大力提升我区人口素质”专项调研,紧扣“川藏铁路运营人才供给”“破解人才瓶颈 助推稳定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多措并举统筹补充学位缺口 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开展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助力做好人口素质提升、人心凝聚、人才培养等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化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议题协商议政,召开“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建材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处置”“实施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 服务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加快推进西藏水能资源开发 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等专题协商座谈会,开展“启动和实施关注森林活动”对口协商、“川藏铁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和当地用工情况”“科技助推高原生态环境改善”等委员视察和“绿色矿山建设”民主监督,助力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竭智尽力。

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围绕“加强边境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有序推进我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增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开展“促进边贸物流业发展”界别协商,为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建言献策。围绕“政协委员边境行——为安边固边兴边建言”“我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暨边境小康村建设”“边境安全、智慧边防、护边员队伍建设”等组织开展委员视察,助力推进边防巩固、边境安全、边民幸福。

2025年7月,自治区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委员,围绕“我区边境口岸经济发展情况”视察调研,详细了解口岸通关流程、进出口货运量、边民互市贸易、出入境人员管理、边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口岸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口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迈出新步伐。展望“十五五”,自治区政协始终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感恩奋进、团结拼搏,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