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七彩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是云南的坚定使命和战略方向。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马文亮在工作中锚定主线,联系界别群众凝聚共识,履行委员职责主动作为,助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近日,《人民政协报》记者专访了马文亮。
记者:近年来云南省政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作为云南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您的岗位核心职责是什么?推进工作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马文亮:作为云南省政协民宗委主任,岗位核心职责是当好政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参谋助手”与“桥梁纽带”,要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还要统筹专委会力量,联动民族、宗教界委员与相关部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延伸。立足云南“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省情特点,主要从三方面发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紧扣宗教中国化方向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任务。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高度,深化对政协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民族宗教界人士思想引领,围绕示范区建设议政建言,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深化“双推”协商,发挥“两个作用”。聚焦“推动通用语言使用、助推国家统编教材推行”,发挥政协组织与委员作用。政协组织强化一线调研指导,民族地区、边境县市区及8个自治州政协按要求开展协商活动,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会议、培训等动员委员,打造重点示范点,带动群众参与,推动“双推”有形有感有效。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委员履职专项工作。围绕“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原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嵌入政协委员履职专项工作各环节。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为核心,依托人才荟萃的优势,健全履职制度机制,稳慎拓展履职领域;指导各领域、各民族委员立足专业所长,结合基层实际与矛盾焦点精准锚定履职方向,每年至少开展1次聚焦民族工作的特色履职活动;省政协重点打造2个省级示范履职项目,各州市选取2-3个基础较好的履职载体提质升级,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履职实效。同时,通过搭建多元履职平台、拓宽履职渠道、构建常态化民主监督机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心灵、融入血液、嵌入灵魂,引导委员在实践中精准发力,切实将专委会的专项工作举措转化为委员履职实效。
记者:作为政协委员,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履职时,您如何践行委员的使命担当?
马文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履职,我始终立足基层实际,将一线情况和群众诉求转化为履职行动,践行委员使命担当。近年来,针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我提交《关于加快云桂沿边铁路建设》《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环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铁路货运枢纽的建议》等提案,相关项目得到国家部委的支持,并得以顺利推进,将进一步畅通当地对外联通渠道,为特色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夯实物质基础;围绕“边境地区发展与安全”等主题开展自主调研,形成专题材料报全国政协民宗委,为完善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助力提升当地产业支撑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各族群众,引导大家发自内心感党恩、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记者:立足当前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需求,在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您下一步有哪些具体的履职规划或工作思路?
马文亮: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重要平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肩负着特殊使命、具有独特优势。我将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及云南省委、省政协的工作要求上来,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专委会工作,从调研选题、协商组织到监督问效,都紧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任务。在联系界别群众中发挥好引领作用,聚焦城乡民族群众与宗教界人士的所思所盼,通过常态化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大家深刻理解“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氛围,持续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在协商议政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坚持“问计于基层、问需于群众”,深入城乡民族地区开展精准调研,聚焦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民生改善、宗教中国化云南实践等重点课题,形成有数据、有分析、有对策的高质量建议,为云南破解民族工作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协同推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吕金平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