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中的政协智慧丨以履职担当建功 以凝聚共识赋能——吉林省政协助力全省“十四五”规划实施履职工作综述

2025-10-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2月11日,中共吉林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省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召开,省委书记黄强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政治建设铸魂、以履职担当建功、以凝聚共识赋能、以协商为民作答、以改革创新强基,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政协力量。

吉林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其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宣讲,带动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助力全省“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助力“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的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单产连续3年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一连串硬核数据,诠释着“粮食优等生”的担当。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

在吉林省政协十三届五次常委会会议上,省政协主席朱国贤表示,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和科学指引转化为助推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履职实践,进一步增强助力振兴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助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围绕盐碱地治理与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央地粮储管理水平等议题,吉林省政协积极开展协商议政,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围绕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赴白城市进行实地调研,提出积极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促增产行动;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力培肥力度,切实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高标准农田稳产高产;构建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水利支撑体系,统筹谋划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为盐碱地生态治理提供水利支撑等建议,推动吉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让“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2024年5月至7月,吉林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围绕“全面提升央地粮储管理水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开展视察,围绕粮储智能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地方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推进。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随即组织专题研究,认真推动解决问题。

此外,省政协还积极组织召开“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专题协商座谈会、“全力打造可持续‘黑土粮仓·吉林’”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助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相关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擦亮“长白山人参”金字招牌

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吉林省把人参产业作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标志性产业,先后出台了《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人参产业。

2024年7月1日,黄强到省政协调研时提出,省政协要破解人参产业发展的难题,助推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省政协立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并组成调研组赴通化、白山等人参主产地调研。调研组还深入延边和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人参产业协会等地进行调研,实地察看加工企业、检测中心、种植合作社、市场商铺等,并与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学者座谈交流,探寻破解难题之道。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省政协经过调研向省委报送的相关报告,要求相关部门专题深入研究,下最大决心解决问题,标本兼治。同时,省委再次提出了“政协要为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民主监督”的要求。

2024年9月上旬,吉林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积极行动,组成8个调研组,以“四不两直”形式,围绕“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野山参全产业链发展情况”“推进药食同源,促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对人参主产区人参产业发展情况开展深入调研,进行民主监督,聚焦参农所需、参企所盼、科研所向,与政府、企业和专家共同探讨加快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策。

监督调研得到第一手材料,经过深入研究深度协商,最终形成《关于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民主监督情况的报告》,并经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吉林长白山人参专营店”、推动仓储设施建设、加大对人参种质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林下山参良种的选育、支持宜参林地植参、开展沉浸式体验宣传等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将陆续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

此外,省政协还积极围绕“梅花鹿产业高质量发展”“长白山区域矿泉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省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省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意见建议。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2024年11月19日,省委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提出,要以改革精神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吉林省政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吉林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搭建协商平台,着力提升“专”的水平、突出“商”的特色,立足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一重大课题,持续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

召开“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吉林故事”议政性常委会会议,邀请省政府领导面对面听取委员意见。会议成果专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给予批示并明确提出办理要求。

召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吉林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题协商会精准协商,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表示,要认真抓好省政协所提建议的工作转化。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开展协商座谈,集思广益,为彰显文化个性、赓续历史文脉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召开“加强吉林边疆史研究阐释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专题协商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委员和专家学者立足所学所长,交流所思所想,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会议成果专报省委领导,为扭转“苦寒之地缺少文化”的刻板印象建言献策。同时,鼓励和引导在省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的教育界、文化艺术界委员,加强对“高句丽”“渤海国”等历史问题的研究阐释、正本清源、解疑释惑,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充分发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优势,省政协积极引导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以及各信息联系点,围绕历史文化课题开展调研。去年下半年以来,共编报历史文化类社情民意信息63篇,获省领导批示30次,《关于建设松花江博物馆的建议》《关于加强东北人民革命军兵工厂等遗址旧址保护的建议》等为吉林省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参考。

运用微建议“小切口”发力。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围绕历史建筑日常维护到文化传承的长远规划,提出微建议300余条,省政府“互联网﹢督查”、接诉即办平台第一时间转办,实现快速处理、有效办理,委员们的良策妙计陆续转化为部门的工作举措。针对影响面较广、办理难度较大的微建议,通过省政协领导领衔督办、召开“微观善治”协商恳谈会等方式,实行重点推、重点办。在委员微建议的推动下,开通“春城漫游”旅游公交线路,全方位展现长春历史文化风貌。

省政协还积极组织开展“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民主监督视察,督促落实。聚焦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提升完善、打造“城市会客厅”工作,提出5个方面17条具体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这条老街焕发出崭新生机,成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热门打卡地。它不仅守护着城市记忆,更以全新的姿态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展现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长春文旅新地标。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部署要求,8月初开始,省政协聚焦“助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组成7个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调研、视察等方式深入省内各地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形成《关于助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民主监督情况的报告》,为推动吉林省“十五五”时期城市工作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立足小切口、大纵深,省政协在“政协吉云”履职平台开展“我为吉林‘十五五’规划编制献计策”网络议政,委员们提出意见建议千余条,梳理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金点子”,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所提建议为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记者 高峰)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