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纵深推进涉企执法规范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日前,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发布了中国制造业500强。16家安徽企业入围,折射出安徽营商环境的优化之效。
但对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如何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是安徽省委提出的、事关未来全省高质量发展的47个“创新之问”之一。
创新之问,激发着政协之为。
近日,安徽省政协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规范涉企执法,推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联合执法更加协同,执法流程更加规范,执法尺度更加精准,执法监督更加有力,执法方式更加智慧,执法队伍更加专业。”会议的主题发言显示,近年来,全省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得到了经营主体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应如何发力?
会议认为,要坚持执法有力和企业有感相统一,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持续集中整治,依法依规处理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涉企执法问题查纠整改的监督力度,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企业可感可及。
陆晓华常委建议,要推动涉企执法标准化建设,明确裁量基准,“一把尺子量到底”。
韩冰委员和何懿委员分别表示,应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遏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章松委员看来,要强化执法监督结果运用,对重大执法问题挂牌督办,实施“监督—曝光—问责”闭环管理。
委员们表示,要坚持精准监管和精细服务相融合,把握好“宽”与“严”,强化执法统筹协调,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进一步梳理补充轻微违法行为免予或减轻处罚清单,依法给予企业更多容错空间。”聂磊常委在发言中这样建议。
会议同时认为,要坚持改革创新和实践发展相适应,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此外,科技的重要支撑作用也要重视。张东委员在发言中提出,要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加快实现信息共享,创新执法工作方式,突出“数字赋能”……
会上,6名委员先后发言,并共计形成发言材料95篇。分别从全面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质效、构建公平规范市场监管体系、推动涉企执法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对于委员们的发言和关切,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现场作出回应。出席会议的省政府分管领导表示,将充分吸收本次专题协商会成果,不断强化科技赋能,进一步压减涉企检查频次,加大违法行政行为纠错力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打造“三地一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
会议由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深化认识和强化责任相促进,持续抓实抓好规范涉企执法工作,集智聚力答好营商环境领域的“创新之问”。(记者 胡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