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近日,湖北省政协召开“加强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月度专题协商会,围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积极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在作主题发言时提出,湖北省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将加强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者与倡导者。
省政协调研组深入多地中小学、社区乡村和主题教育场馆开展实地调研,并与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等部门进行座谈,全面了解全省相关教育工作推进情况。通过扎实调研,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共提交26篇建言材料,为本次协商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省政协委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刘晓冰分享了恩施开展“硒都石榴红”课例展评、“清江流韵·快乐合唱”比赛以及“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她表示,通过搭建多维度交往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宜昌市兴山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贺军介绍,当地突破地域限制,联合开发“重走昭君出塞路”研学项目,组织湖北兴山与内蒙古呼和浩特、乌海等多地开展“共绘昭君情”“同上微队课”等活动,推动多地中小学结对“手拉手”。截至目前,“湖北少年进草原”等交流项目已实现线上交流4万余人次、线下互访3000余人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亲身体验中深植于心。
多位委员和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系统工程,巩固学校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研究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增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能力。同时,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参与的教育合力机制。
围绕创新教育模式,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发展,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武静建议,大力推动以AI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机制,保障农村、边远及民族地区教学质量,打造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的教学体系,弥合数字鸿沟。通过设置分层课程、增加AI交互资源、构建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形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为主线的“1﹢N”多学科创新课程体系。
省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童彦婷提出,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I教学资源库,建设沉浸式教学场景,例如再现辛亥首义中各民族志士并肩战斗的历史画面。同时推动跨省市项目式学习、协作学习,增强体验感和认同感。
省政协主席孙伟主持会议并强调,全省政协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政协统战功能和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共识,为不断深化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 毛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