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8月21日,内地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设立。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落成意义重大,为港澳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翻开崭新篇章。”
朱鼎健表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的根基所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内翔实的档案、珍贵的文物,以及诸多承载历史的图片,都将成为港澳青少年与祖国历史对话的窗口。”朱鼎健认为,这些实物与资料能让港澳青少年真切触摸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明白港澳与祖国休戚与共的命运联结,感悟“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下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价值所在。
对于港澳青少年而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国情怀塑造,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朱鼎健提到,港澳地区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让当地青少年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而内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则能以史为基,铸牢港澳青年的爱国之魂。“当港澳青少年走进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或踏入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先辈们的奋斗事迹中,他们能找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以民族自豪为底气,勇敢地参与全球竞争。”
回望历史,朱鼎健感慨万千。他表示,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进程中,港澳同胞从未缺席。“香港在抗战过程中一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举例说,位于香港沙头角乌蛟腾村的抗日英烈纪念碑上,镌刻着1942年因掩护东江纵队战士而被日军残忍杀害的19位村民的名字;香港岛西环的卑利街,曾是抗战时期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的秘密据点;香港荃湾青山公路旁的“英烈千古”牌坊,见证着港九独立大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的峥嵘岁月。“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历史坐标,是香港与祖国共同抗战的鲜活见证。”
“如今,香港不仅修复香港保卫战遗址、活化东江纵队纪念馆,还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香港社会各界大型抗战历史图片和书画展、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东江纵队专题展览等活动。”朱鼎健表示,越来越多的人明白,香港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强盛,香港才能安定繁荣。
朱鼎健表示,青少年是港澳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会越来越多。“只有让他们真正树立起爱国思想,才能让其从心底产生为祖国、为港澳拼搏的动力,更主动地参与到跨境科研项目、大湾区产业协同等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展望未来,朱鼎健认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立只是起点,未来可以形成一个网络,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种沉浸式研学教育。他建议由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教育机构、博物馆、纪念馆、民间组织等,提供资金、场地、专业指导支持。组织粤港澳青少年组成“抗战历史寻访团”,共同走访三地重要抗战遗址,如广东的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香港的乌蛟腾抗日烈士纪念碑、澳门的岐关车路公司旧址等,通过实地考察、听老兵讲述历史,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三地在抗战中的命运相连。
“历史记忆需要代代相传才能永葆生命力。期待以此为契机,港澳青少年能更好地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在爱国精神的指引下,书写属于港澳与祖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华彩新篇。”朱鼎健如是说。(记者 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