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8月28日,一场题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专题讲座在全国政协书院精彩进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围绕主题,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事例和严谨的逻辑,系统阐述了正确二战史观的核心要义,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研究和精神弘扬,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助力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向社会和群众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真相,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充分发挥所联系界别特色作用,以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为平台,组织相关界别委员精心筹办了此次专题讲座。”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在主持讲座时说。
夏春涛的讲述主题鲜明、视野宏阔、史论结合、引人入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
“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紧接着,夏春涛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何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也就无法形成和坚持历时八年的全民族抗战局面。”
“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引领抗战正确方向,提振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有力策应正面战场作战,并使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人民群众通过切身体验,深化了对党的认识,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
夏春涛表示,中国共产党在服从、服务抗日这个中心任务的同时,高举民主大旗,顺应时势和民心,显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全国的声望、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当之无愧地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汇聚成抗战精神,集中展示了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夏春涛说。
讲座接近尾声时,夏春涛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年轻一代,要从中汲取哪些核心精神,更好地辨别与抵制一些错误的思潮?”“14年的抗战史,对新时代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此次讲座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六安市舒城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奎屯市、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设置了4个分会场,600余位干部群众远程参加此次讲座,大家热情十分高涨。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哪些贡献?”“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如何帮助引导学生辨别一些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夏春涛从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出发,结合详细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一一进行回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此次讲座再次重温那段气壮山河的抗战岁月,听众们感受颇深。
全国政协委员舒勇表示,“在阅兵前夕参加这次讲座,让我对此次阅兵有了全新的理解维度,这是一次对历史的庄严回望与铭记,警示我们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是一次对未来的坚定展望,宣示中国珍视和平、捍卫胜利果实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决心;这更是一个建立民族自豪、凝聚民族自信的伟大仪式,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起,走向繁荣富强的辉煌篇章。”
“就像网友们所说的那样‘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先辈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我辈岂能把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尊严丢了!’”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感慨道,听完讲座,很受鼓舞,要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共同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平发展的推动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奋进力量!
来自分会场的阜阳市颍东区政协委员、阜阳市城郊中学教师朱辉表示,“这堂课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知识的重温,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与价值观教育课,讲座中对二战史实的客观梳理,让‘尊重历史’不再是抽象口号,而是有血有肉的事实支撑。”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新征程上,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