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立秋后的北京密云,秋景宜人。百年古民居改造的老友季民宿里,梁晴与客人打过招呼便走进小院——作为密云区政协委员,她将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北京市政协专题协商会,谈谈自己参与乡村旅游的创业实践。
城市让乡村更有价值,乡村让城市更有品质。“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坚持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应有之义。
为科学谋划推动“十五五”时期北京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北京市政协日前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这一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并以专题协商会的形式进行深入协商议政。
“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联合各民主党派市委、涉农区政协并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建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密云、怀柔、延庆等相关涉农区实地调研,赴四川、重庆等地学习考察,真正把协商平台搭建在基层一线。”据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李成贵介绍,在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基础上,调研组坚持专业标准,先后召开8次专题研讨会,不断打磨建言资政质量。
8月20日,协商会现场,经过扎实调研和深入思考,与会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等进一步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同方面畅所欲言——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调研组认为,一方面要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等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让“大城市”更好带动“大京郊”发展;另一方面,京郊要主动承接超大城市溢出效应,让“大京郊”更好服务支撑“大城市”发展。
“北京郊区山高沟深,农村产业易受自然灾害影响,要扩大农村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首先要补齐韧性短板,加强科技和制度创新,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原主任姚学祥表示。
推动北京农村投资和消费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深入参与。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胡新智结合履职实践和金融工作实际提出,要加强金融创新、做好供需对接,从需求端、渠道端、补贴端、收入端协同发力,增强农村消费活力。
“涉农企业要强化科技和品牌赋能,推动农业内涵式发展。”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刚从企业的角度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集生产、加工、体验、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发展中心主任范宏看来,“大城市”“大京郊”双向交流,需以“百千工程”片区化发展要求为抓手,跨区域梳理整合乡村资源资产,深入挖掘乡村资源资产多元价值,不断提升乡村风貌水平,为构建高效、有序的消费新场景提供良好环境。
视频连线中,梁晴从乡村旅游实践出发,回顾了企业发展与乡村共建的经验做法:“针对当前周边业态发展面临的瓶颈,建议强化政策激励,直接拉动消费,打造文旅与工会联动‘京郊乡村旅游惠民平台’,让更多城市资源有序下乡,让乡村真正成为‘首都后花园’。”
随着夏季极端天气增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同样是委员们的聚焦点——
“系统推进体育场馆、文化中心等公共场所的硬件改造与功能优化,健全酒店等经营性场所的平急转换机制,确保应急状态下快速激活安置功能。”
“结合优化村庄布局,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供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同时加快推进物流体系降本增效,加强垃圾分类和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
北京市副市长文献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回应关切,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委员现场深入交流互动,认为调研组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首都城乡高水平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和力量支撑。
近年来,北京市政协非常关注“三农”工作,组织委员围绕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优势,围绕首都“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协商议政,通过视察考察、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时反映情况问题,广泛宣传京郊农村新变化,助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聚焦灾后恢复重建、韧性乡村建设等积极开展调研,链接帮扶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记者 包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