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十五五”时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产业数字化加速向产业智能化升级,要充分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赋能和应用,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
一、加快开发行业垂类(To B)智能化大模型应用。根据行业不同特点,分行业组织人工智能企业和行业内重点企业合作开发垂类智能体,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智能化等各个环节中,在“两新”支持政策中的设备更新专项中单列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二、推动企业间、行业间进而全社会层面的数据互联互通。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数据、企事业单位掌握的个人数据的权属,按照核心数据、重要数据、一般数据等不同属性,在保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行数据开放和共享,制定数据接口标准,确保各行业数据互联互通。
三、发展多品类机器人推动智能化产品落地。基于我国丰富的制造业门类和广阔的消费场景,推动工业机器人从现有的程序控制升级为智能控制,实现从程序化的“机械臂”到自主化的“智慧脑”的跃迁。开发具有更多智能的服务机器人,让更多的扫地机器人既能扫地,也能“扫房”,逐步升级为全能的家居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