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视察调研工作动态
我国新能源发展绿潮涌动、动能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能源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能源保供贡献了新力量,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调研。
从呼和浩特到包头再赴赤峰,委员们真切感受到内蒙古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扎实做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在“源”的方面,立足资源富集优势,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在“网”的方面,坚持超前谋划、超前建设,打造坚强智能灵活电网,创造足够能力接纳和输送绿电;在“荷”的方面,调整新能源发展战略,适当控制电源建设节奏,持续扩大电力外送;在“储”的方面,推出系列创新改革举措;在电力市场方面,锚定市场化改革,牵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一路看、一路思。委员们在领略新能源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清晰意识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如何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如何在顶层设计上布好局,又在关键处落好子?调研组带着问题深入电力企业,走访能源企业,勘察新能源建设项目,走进能源科技公司,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先立后破 加快推动新能源“立起来”“靠得住”
盛夏时节,内蒙古草原上一片好“风”景,连片的风电场一望无际,风力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绿色电能。
与此同时,一场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正在热烈进行。
“今年以来,集团加快实施‘强网’工程,全面启动‘十五五’电网规划修编,预计年底将全面建成‘四横六纵’500千伏主干网架,可支撑内部约2亿千瓦自用新能源、约8000万千瓦负荷。”在调研座谈会上,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副书记张晓虎分享道。
“发展有何困难?有没有好的意见建议?”调研组问。
“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指导,优化能源布局与协同规划,推动跨区域的能源合作与电网互联,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张晓虎说。
委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思得深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新能源发展全面市场化的第一个五年,是破解行业发展约束和挑战关键的五年,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最为紧迫的五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章建华直言。
委员们纷纷表示,我国新能源进入扩量提质的阶段,发展规模与速度维持高位,高质量发展压力与动力超乎以往,新能源发展必须“立起来”“靠得住”。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钱智民表示,要统筹各方力量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持续推动研究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相关的重大问题,助力新能源发展打通“堵点”,化解“痛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韩君表示,新能源发展要把握机遇,注意节奏和布局,做好新形势下新能源消纳工作,是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要在数智化能源领域深化战略布局,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会主委赵吉认为,要打通电、碳、水、土、矿等市场,实现碳自愿市场和生态环境市场联动,提升电力绿证价值,构建要素联动、价值协同的市场体系。
调研组表示,要提高“十五五”新能源规划政策取向一致性和协同性,统筹政策出台节奏,避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委员们了解到,受地方发展冲动强、企业投资热情高、资本过度追捧等多重因素影响,地方新能源行业出现无序过快扩张局面,“内卷式”竞争加剧。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原董事长辛保安表示,新能源“内卷式”发展会给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未充分发挥,必须综合整治、科学引导,有效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要积极向非电领域拓展,这既符合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也契合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汪东进认为。
委员们纷纷表示,要以非电利用为突破口,破解电力消纳瓶颈。加大力度发展风光发电制氢氨醇等产业,推动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实现突破,提前谋划绿色氢氨醇输送管道,降低新能源对电网消纳的依赖,打开新能源发展和消纳新空间。
“要发展也要安全,两手都要抓。”调研组表示,统筹发展和安全,才能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要处理好新能源快速发展和传统能源稳定供应的关系,在传统能源“有序退”的基础上,推动风电光伏先立、早立、快立,实现安全可靠替代。要处理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以科技创新支撑绿潮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能源发展要有“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慕帆能源科技(赤峰)有限公司年生产组装20万台(套)零碳氢氨燃气轮机组及测试中心建设项目的两个“100%”让调研组印象深刻。“该机组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100%采用国产化零部件,工艺技术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负责人说。
远景赤峰152万吨/年风光制零碳氢氨一体化项目同样也给委员们带来了惊喜。“该项目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荣获能源转型变革者大奖,借助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突破,解决了零碳氢能发展的重大成本挑战,这一项目使用100%绿电来生产液氨,向国外市场提供具备竞争力的绿氢产品。”
新能源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向新向绿向未来?
“要推动新能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构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
“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新能源产业安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国产替代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对新能源气象服务技术、构网技术、负荷侧技术创新。”
……
结合深度思考,立足不同视角,委员们纷纷建言。
“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调研组表示,要抓住我国当前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重点在风光氢储规模化可持续利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智能电网等方面加大技术研发与攻关。
“头顶艳阳天,一路北上到草原。绿色能源大发展,改革创新谋未来!”辛保安委员在调研结束时发出了感叹,这也是委员们共同的心声。(文/图 记者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