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2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三专题讨论现场,常委和委员们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的讨论热烈而深入。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编制“十五五”规划积极建言,为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献计出力。
在孙尧常委看来,我国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应定位于有效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因此,“十五五”教育专项规划应系统设计全国优势学科、优先发展学科、补短板或空白学科、交叉融合学科、超前发展学科等的布局与相关高校的任务分工。同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对需要重点建设的学科加大支持力度。
孔令智常委建议构建高校动态学科生态,建立需求导向的调整机制,加强基础与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牵引,面向科技前沿与经济主战场,布局交叉平台与产教融合体。“同时,实施高校分类评价,按‘双一流’、应用型、技能型等定位差异化设置指标。”
“在当前分类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实践背景下,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定位模糊、政策支持不足、社会认可度低、产教融合薄弱等问题。”韦维常委表示。她提出,健全制度保障,出台专项建设指导文件,实施“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计划”,优化分类评价体系,破除盲目追求学科覆盖的倾向。
张灼华常委认为,应深化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聚焦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素养,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沃土。
对此,张震宇常委表示认同。他建议,“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教育体系,将创新素养培育融入教育全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记者 吕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