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潮起经典 韵承千年——浙江省政协协商助力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

2025-08-2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让浙江历史经典黄酒香飘新世代;让千年技艺薪火相传……”近日,浙江省政协举行“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专家协商会。在政协委员、专家共话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中,大家仿佛看到青瓷釉色、黄酒飘香、丝绸光影与中药的草木之气交织成一幅古今对话长卷。

会场上,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傅祖康建议依托龙头企业建设黄酒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围绕健康化、功能化方向联合攻关,把千年酿艺装进数字车间。茶香紧随其后,张文华委员娓娓道来,让“传承”与“创新”在盏盏翠汤中交汇成一脉新绿。作为紫笋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她一边深耕唐茶文化研学、演艺、游学产品,让历史“可感”;一边联合高校攻关无性系茶树新品种和智能加工装备,让未来“可及”。她建议,不断规范规模化生产,丰富茶产品结构,以多元供给回应市场所需。

如果说科技是“硬件”,标准便是“软件”。省政协委员、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结合工作实践,呼吁设立专项基金,对材料、工艺、检测实行全链条科研攻关,强化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研究,建立全产业链品控标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标准确立,传承尤需接力。“如何让千年技艺薪火相传?”青田石雕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徐伟军的提问引发共鸣。他建议,在传统“师带徒”之外,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大师结对机制,校企共育“新生代工匠”。龙泉市政协委员、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支持认为,可设立“青瓷传承专项基金”,把课堂搬进校园,为学生播下匠心种子。

高校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卜月华建议学校发挥扎根县域、专产精准耦合的办学优势,专注木雕、根雕产业,稳步扩大“3﹢4”中本一体化规模,探索专业硕士培养试点,为历史经典产业打造多层次人才“蓄水池”。

历史经典产业如何驶向新蓝海?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廷方放眼未来:推动桑蚕丝绸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开发丝蛋白生物材料,让“一块布”升级为“一条健康产业链”。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戴运财则把目光投向脚下,建议以块状经济升级为抓手,让诸暨袜艺、云和木玩等地方特色蝶变为“新经典产业”。

放眼潜力无限的“蓝海”,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正整装“出海”。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建议,深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建海外茶仓、设跨境电商专区,用标准化打破技术壁垒。森山铁皮枫斗创始人俞巧仙则提出加强国际交流,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入全球文化交流项目,提升国际曝光度,让世界通过浙江本草读懂中国。

文化扬帆,产业远航。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正在守正创新中扬起传承的风帆,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陈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