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煤炭资源富集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瞄准“煤头化尾”,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在“十五五”发展蓝图谋篇布局之际,内蒙古如何巩固产业优势,做好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这篇大文章?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组织召开对口协商会,聚焦“推动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汇聚智慧、凝聚共识。
“自治区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产能均居全国第一,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居全国第二。”协商会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处长白中海通报了全区现代煤化工产业总体发展情况,也提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在产企业营业利润承压等问题,引发大家思考。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三民认为,自治区煤化工产业亟须跳出单纯的石油替代路径,回归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开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赛道。“这需要长期的技术投入、研发转化和工业化验证,更离不开政府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与转型升级空间。”
2024年,鄂尔多斯规上原煤产量8.9亿吨,占全国产量的1/5。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如何延链、补链、强链,一直是鄂尔多斯必须面对的课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韩东认为,一方面要用足用好中水、疏干水、凌汛水,另一方面要优化工艺流程,多级利用余热,减少循环水冷却蒸发。
为了将“乌金”炼成“绿金”,鄂尔多斯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多产业耦合发展。韩东建议,建设风光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绿电储输、绿氢耦合煤化工的完整产业链,减少直接碳排放和工艺碳排放,提高碳资源利用率。
内蒙古煤焦化工领域,同样书写着从“资源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新答卷。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清介绍了内蒙古煤焦化工产业情况、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中将推动焦化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延伸,提高产业准入标准,优化产业发展政策,提升焦化产业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自治区政协智库成员、北宸智库首席专家文风全面分析了内蒙古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与方向,建议各地充分考虑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布局好现代煤化工等产业赛道,高标准组织好精准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
解决煤化工领域“卡脖子”难题,就要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将把提升煤炭领域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水平作为自治区‘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任务,为煤化工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和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自治区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池波说。
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贾跃峰表示,将充分吸纳本次协商成果,形成高质量协商报告供党政决策参考,合力推动政协协商成果落地见效。(李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