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风采

市县政协委员履职专题报道丨汪维龙:泡菜飘香富万家

2025-08-1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汪维龙在竹笋基地调研农作物生长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汪维龙: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政协委员、广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获利州区政协“优秀履职委员”称号。

晨曦微露,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宝轮订单蔬菜基地里,一个身着工装、腰板笔挺的身影已穿行在田埂间。汪维龙俯身查看饱满的青菜头,身旁的菜农掰着手指算起收成,黝黑的脸上漾开笑意。

如今,汪维龙在一坛坛飘香的泡菜与一片片丰饶的菜田之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富民答卷。

泡菜坛里酿“金”方

2022年初春,根据总部安排,汪维龙到了广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面对连续亏损的泡菜车间与1218万元账面赤字的实际情况,汪维龙下定决心:“半年必须扭亏!”

汪维龙兜里总揣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菜市场的泡菜价、老师傅的腌萝卜土方,甚至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符号。白天,他扎进车间,优化生产线,严控发酵工艺与品质;深夜,他伏案研判市场,调整产品结构。6个月后,停转的机器轰鸣再起,公司实现盈利,2022年企业产值突破2.03亿元。

2023年,在汪维龙的辛勤付出下,公司运营各方面步入正轨,直接吸纳当地就业500余人。也正是在这一年,汪维龙成为利州区政协委员,开启了履职为民的新征程。

“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的腰包鼓了,乡村振兴才算实打实。”在区政协“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专题协商会上,汪维龙的发言引来阵阵掌声。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汪维龙深知,农民劳作辛苦,却常常因为产品滞销白辛苦一年。为解决当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他主动谋划开展“走村联企兴产业,助农增收促振兴”等界别活动,创新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企业免费提供优质的泡菜原料种子和标准化种植方案,还派遣采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现金收购。同时,公司与20余家合作社签订了《蔬菜种植订单收购协议》,打造1.5万余亩榨菜、青菜等种植基地,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培训新型实用技术27期,累计培训2600多人次。

在汪维龙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热情高涨,扩大栽种面积,形成了种、产、销一体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这种模式直接带动6个乡镇(街道)、21个村、近1000户农民从事蔬菜种植,实现人均年增收800—1200元。

这只是汪维龙日常履职的一个缩影。成为委员的3年间,他还积极参加区政协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会议,参与调研活动50余次,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思考。

在广泛调研后,汪维龙发现了“好原料缺品牌、优产品少链条”的产业痛点,据此提交了《关于推进利州区食品产业提质升级的建议》和《关于推动广元市建设国家级食品产业名城的建议》等提案,提出打造“广元泡菜”区域公共品牌等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重视,为区域产业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为民服务暖人心

“民声即哨响,民需为导向”是汪维龙履职的座右铭。近年来,他结合个人实际,积极参加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

走进吉香居泡菜加工车间,“庇护中心”的标牌格外温暖。为了保护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益,汪维龙倡导并为残疾员工安排适宜岗位,组织相关联谊活动,拉近残疾工人与其他员工的距离,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价值。

此外,汪维龙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积极向区政协反映。3年来,他参与“助力解决宝轮工业园区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及运输保畅问题”等小微协商17场次,切实推动解决道路维修、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

其中,针对宝轮工业园区企业员工“取件难”问题,汪维龙多次参与组织协商活动。“园区地理位置较偏,员工往往要花几十分钟到宝轮场镇取件。”目前,各个快递企业已在园区设立智能快递柜8组,惠及企业6家、职工1500余人。

2023年,汪维龙荣获区政协“优秀履职委员”称号。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思考,他从未停止。这位履职力促产业兴、实业带动百姓富的委员,正以初心和实干,在共富路上坚定前行。(通讯员 朱俊霓)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