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风采

市县政协委员履职专题报道丨许宏光:红绸经纬连民生

2025-08-1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许宏光(前排左一)参加调研活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许宏光:河南省洛阳市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青联委员、咖木昂传奇文化产业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在许宏光的案头,一枚闪亮的军功章与几件关于行业发展的提案相映生辉。军功章铭记着昔日热血荣光,提案稿承载着今日履职担当。两种身份,在许宏光身上熔铸成同一个使命:责任。

行业协会连心路

脱下军装,许宏光踏入婚庆行业。成为洛阳市政协委员后,他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方向: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接政府、协会与经营主体。

婚庆领域如何健康发展?老百姓对婚庆服务有哪些期待?婚庆行业协会组织架构、职能定位、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哪些难点问题?“我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促进婚庆行业规范运行,满足群众更多的婚庆需求。”许宏光说到做到,始终践行着为行业架桥铺路的初心。

深入调研后,许宏光提交了《关于优化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结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建议》等提案,提出构建“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三级管理架构、强化协会在标准制定与人才培训中的核心作用、建立科学透明的会员准入退出机制等具体路径。提案受到有关部门重视,为洛阳市行业协会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了实践蓝图。

“一日为兵,终生是兵。群众有难,我们不上谁上?”抱着这样的信念,每当大考突如其来,许宏光从不缺席。

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突袭。许宏光迅速召集协会中同样有从军经历的骨干,组成一支特殊的“退伍军人救援突击队”。他们自带车辆和工具,义无反顾地冲向灾区,协助转移受困群众、搬运分发物资。

“灾情过后,我得继续做点事情。”满空星辰下,道路旁相互依靠着睡去的救援人员让许宏光深受触动。回到洛阳后,他一方面组织协会近200位会员配合社区进行物资捐赠、运输和沙袋装填等工作;另一方面,又多方联络,于9月15日组织地方演出团队走进洛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向救灾归来的英雄们致敬。

凝心聚力写情深

作为少数民族界政协委员,同时担任洛阳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兼职副主任的许宏光,深知“凝心”方能“聚力”的道理。为此,他时常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与各族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促膝长谈,细致了解诉求,从而掌握了大量真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在2023年市政协召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洛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题协商会上,他围绕“保护民族婚俗传统和地方特色餐饮”这一主题所作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专家、委员们的高度评价。也是在这一年,许宏光还结合洛阳实际,提出了关于充分发挥洛阳举办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作用的相关建议。

此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许宏光撰写并提交了《关于加强在洛少数民族流动青年服务管理,促进更好融入的建议》《关于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洛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议》等多件提案。提案建议聚焦服务精细化、政策普及度、文化引领力、实践载体创新等多个方面,力求务实管用。相关意见建议也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关庙活化谱新篇

2024年,由洛阳市政协牵头实施的关帝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许宏光闻讯后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其中。“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庙宇,承载的不仅是文物价值,更是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精神的重要象征。”许宏光如是说。

此前,在参加洛阳市政协组织的考察团,专程赴山西解州关帝祖庙开展调研时,现场了解到的3件事深深触动了许宏光,引发了他的思考:解州关帝庙年接待游客达280万人次,其中少数民族群众占比达到了18.7%。清代蒙古族商人捐赠的“义冠华夷”匾额,见证了游牧民族对关公精神的认同。而那幅满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壁画,则生动体现了多民族共享的价值符号。

回到洛阳后,许宏光融合一路上所思所感与自身工作经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将原计划封闭的祭祀区改为“忠义文化体验馆”、设置多民族关公叙事展区等。

“军旅生涯教会我责任如山,婚庆事业让我深知人间期盼,而政协委员的身份则赋予我融合二者、服务百姓的平台与使命。”许宏光用行动证明:戎装虽解,军魂永驻;红绸所系,皆是民心。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他始终情系民生、冲锋在前。(通讯员 冯立培 记者 王有强 靳燕)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