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风采

市县政协委员履职专题报道丨于耕耘间,静待花开

2025-08-1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魏金义(左二)和学生们在一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魏金义

安徽省滁州市政协委员、滁州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获“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滁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清晨的校园,琅琅读书声漫过教学楼。魏金义站在走廊尽头,眼里满是欣慰。教学楼前“静下心来做读书人”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既是魏金义30多年教育生涯的坚守,也是他履职路上的坐标——让教育的温度融入工作日常,浸润每个孩子的成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魏金义与同事们常讨论的话题。而他的答案,体现在学校教学的每一处细节中。2021年在校园里增设多处的“读书角”,让传授知识与家庭互动无边界的“书香家庭”评选,以及日益成熟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在学生的印象里,魏老师的课堂总是那么鲜活:历史课上,“小岗村改革模拟听证会”让学生化身不同角色,在辩论中理解改革的深意;语文课上,《谁是最可爱的人》诵读会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学生们用书信向志愿军老战士倾诉心声;实践课上,孩子们走进田间,在农活中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这些生动的教育实践,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作为皖东父母大讲堂和滁州市百场公益讲座特聘讲师,魏金义将家庭教育讲座当作委员履职的“流动课堂”。他先后深入相关县区及部分市区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健康等主题,为近8000名教师、家长和学生讲授20余场讲座,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教育要静,履职要实,两者都得接地气。”在魏金义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走访学校、社区、家庭的所见所闻。

有一次,魏金义了解到初一某班外出务工子女较多,便决定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一个周末,他来到了小天同学的家中,旷课多日的小天正把作业本撕成小纸条,碎屑纷纷扬扬落得满地都是。魏金义没提上学的事,反倒蹲在地上,和他聊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渐渐地,小天被魏金义的话所吸引,放下了手中的纸飞机。

“下周一的班会,你当主持人好不好?”魏金义把纸飞机拿了起来,“把你当主持人的视频发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安心工作,早点坐你的飞机回来看你,好不好?”小天默默地点了点头。

回到学校后,魏金义又组织全班同学开展“写给小天的一封信”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字迹,写下了“我们课间一起玩吧”“学校要开运动会啦,回来参加吧”“我们想你了”等温暖话语。班主任将孩子们的信发到小天爷爷的手机上,过了一会,小天用爷爷的手机回复道:“谢谢你们,我明天就去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上课。”

此后,教室里总能看到小天认真听讲的身影,课间也多了他与同学们玩闹的笑声。小天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这样的故事,魏金义记了满满三大本。“心理健康不是选修课,而是生命的必修课”,成了魏金义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缺口,光靠学校填不上。于是,寒暑假和休息时间,魏金义走进了更多学生的家里。

无论是单亲家庭的学生、留守儿童,还是因家庭变故封闭自我的孩子,抑或是开学三个星期不肯开口的“沉默男孩”,魏金义总能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捕捉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3年时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10余所学校,累计记录了几十页的访谈内容,同时前往多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请教了心理疏导问题。此外,他联合教育界别、医卫界别的委员,组织了数十次座谈,共同理思路、找答案。

这些付出,凝聚成了《关于建设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的建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如今,这些提案已化作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变成了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魏金义把校园心理教育,作为为民履职的重要切入点:在初高一新生进校时,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全面了解全体新生的心理状态;定期邀请省市级心理专家开展讲座,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魏金义的办公室,接待最多的是学生和家长,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咨询室。一个个满面愁容的学生,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总是带着笑容。

曾经,面对一个考试频频失利想退学的女生,魏金义指着窗外的琅琊山道:“你看那醉翁亭,欧阳修即使经历了贬谪丧子之痛,不照样能够写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洒脱诗句。真正勇敢的人不是没有裂痕,而是能透过裂痕看到外面的光。”

春种粟一粒,秋收子万颗。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届琅琊区名校长……社会的肯定,见证着魏金义多年润物无声的情怀。

面对这些,魏金义依然“知不足”。在今年的滁州市两会期间,他参与分组讨论时说道:“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政协工作,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把每个孩子的笑脸当作追求,才能真正展现教育工作者最美的风采。”

“曾经有人问我,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每颗心都有处安放,每个梦都能茁壮成长。”魏金义表示,自己的履职之路,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教育时光里——在喧嚣中坚守初心,于耕耘间静待花开。(通讯员 王晗笑)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