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两山”理念20年循足迹看变化丨2211公里的“绿色承诺”——大连市政协持续助推海岸带生态化建设

2025-08-1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初秋时节,当海风掠过大连蜿蜒绵长的海岸线,暖阳照射下,海更清了、岸更绿了、景色更美了……

大连拥有黄渤两海2211公里海岸线,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这条也曾历经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黄金海岸线,而今一步步实现“华丽转身”,恰是全市上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

报以碧海青山洁净沙滩

全市连续7年优良天数超过300天;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超过97%;金石滩湾、老虎滩湾、星海湾获评国家美丽海湾……今年4月,大连市政协围绕该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召开民主监督推进会,市政府在相关情况通报中就“绿色生态”指标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变化真大!”大连政协人正是这场从污染到治理,推动生态转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早在2006年,“两山”理念提出的第二年,大连市政协就将“加强海岸线保护修复,还人民以碧海青山、洁净沙滩”纳入履职范畴,且一届一届“接力”至今。

“海岸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盲目过度开发,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2006年,十届大连市政协委员马成恩在市政协全会大会发言中提出,对于海岸资源开发利用,大连存在盲目无序开发现象,近岸海域污染出现恶化趋势。为此,他发出合理开发和利用岸线、保护好原生海岸生态系统、全面理顺岸线监管体制等呼吁。

“不能以牺牲海岸线生态换取发展。”2012年,针对海岸线开发利用率高达66%、海岸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现状,十一届大连市政协委员孙波提交提案再开“药方”,建议根据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脆弱性,划定严格的海岸带生态红线控制区,建立科学论证和后评估制度,严控岸线使用审批。

从1995年到2017年,大连原生自然岸线缩减率超过50%,取而代之的是长达950公里以石块、混凝土为主的人工岸线。

2019年市政协全会上,韩庚辰委员如此形容:沿滨海路一路走去,岸线被填海破坏得支离破碎,新形成土地一片荒芜……对此,他用“令人心碎”来表达自己的焦虑之情。

2023年8月,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美丽大连建设”专题协商议政。会上,于永海委员建议把大连海岸线打造成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命线”、海洋经济发展的“黄金线”、百姓亲海近海的“幸福线”。

生态修复非一日之功。在大连绵长的海岸线上,一曲生态保护修复、陆海污染防治、亲海环境整治的“生态和弦”持续奏响。

让千里海岸线“生金吐银”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2024年,大连印发近岸海域水质提升方案,决心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年8月,市政协围绕“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修复,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主题,带着历时数月精心“打磨”形成的两篇调研报告、22篇会议发言材料,与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磋商。

三面环海、陆岛互通的大连,如何让“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成为常景常态?

“2000多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59个海湾,为大连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潜力。”关晓奕常委提出在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处理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关系;杨大佐委员建议加快海湾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建大连市委会呼吁进一步加强亲海岸线保护,不断丰富“人海和谐”内涵……

市政协主席宫福清说,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密切相关,与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与增进民生福祉密切相关,不断激发相关各方参与“美丽海湾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海岸线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于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还有不少政协委员、党派团体围绕海岸带生态化建设提交提案,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高效办理。

其中,针对九三学社大连市委会提出的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海岸线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建议,市海洋发展局下大气力清理整顿非法违规占用海域、滩涂、岸线问题,让美丽海湾、蓝色海岸、滩涂资源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落实赵忠国委员提出的“全面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助力海岸整治常态长效”,大连通过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拓展系统链接节点等方式,完成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安司法专业监管业务的对接,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信息共享、协同管理。

多方协力“织就”高颜值海岸风景线,大连近岸生态“含绿量”持续转化为“含金量”——凭借三面环海和30公里美丽岸线的优势,2024年,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985.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48亿元。集山、林、海、岛、滩于一体的老虎滩—棒棰岛岸段,海水水质达到一类标准,15公里岸线成为“海上游大连”的黄金段,每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吕东浩 吴亦生)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