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民革中央:推动农业高校耕读实践教育
案由:近年来,相关部门围绕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等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农业高校与农业产业的联系,但仍存在耕读实践教育目标针对农业就业方向不明、耕读实践教育内容与农业产业发展不匹配、耕读实践教育持续性发展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
建议:以农业产业特点为基础,对耕读实践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农业高校耕读实践教育助力农业产业振兴。
一、根据农业产业的就业设定耕读实践教育的目标。耕读实践教育目标要合理运用“红色”案例端正学生思想,以“深挖一口井”的态度与一流农业企业合作,从政策层面和校企育人成功经验方面引导更多有条件的涉农单位参与合作,提高农业高校毕业生在农业产业中的就业数量和质量。
二、根据农业产业实际设定耕读实践教育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区的农业特点,引导各方资源推动企业和农业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常态化交流,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产业资源投入,结合农业高校学科专业特色,持续性地更新实践教材,丰富耕读实践教育内容,为实践教育改革积累更多经验。
三、根据农业产业特点构建耕读实践教育导向。要大力推动耕读实践教育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推动学生就业和长期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常态化跟踪学生职业发展,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导向,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要加大对耕读实践教育教师的绩效投入,持续支持教师培养更多农业产业的优秀人才。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民进界: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及时组织开展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对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建议——
一、检查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统筹协作情况。
二、检查职业教育治理机制是否健全完善情况。
三、检查推动和支持相关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激励政策落地情况。
四、检查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否达标情况。
五、检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情况。
六、检查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落实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
中国特色学徒制尚未构建起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议——
一、健全多元治理体系,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加快建立学徒制专项法律法规,明确治理主体权责利,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
二、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质量框架体系,明确涵盖学徒制培养全过程的质量内容及标准,加强质量管控研究与实践。
三、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合作等作为企业资质年审和资质升级审批的重要考核指标,对接收学徒培养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资金补贴。
四、保障学徒法律权益,打通学徒“中、高、本、硕”纵向培养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洪慧民: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从立法和政策层面多方发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还不强、社会认同度还不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议——
一、适应产业升级需求,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体系,将职业院校教育的起点设置为普高毕业,同时完善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课程。
二、细化“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和学历互通的落地措施,设计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挂钩参照机制,免申报、免评定,凭职业技能证书即可无差别、无阻碍地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和薪酬方面享受与学历证书同等待遇。
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严建兵:加强种业研发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种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部分学校还存在学科专业与产业所需不匹配等问题。建议——
一、支持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生物育种专业纳入拔尖计划2.0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鼓励重点农林高校发挥各自学科优势,联合开发育种类专业核心课程、优质教材。
二、推动“教、产、研、用”深度融合,发挥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的育人作用。深化教产融通,支持重点农林高校建设一批生物育种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未来技术学院。
三、发挥种业央企作用,支持重点农林高校和种业央企建成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支持懂市场、善经营、掌握核心技术和品种的高层次研发人才投身创业。
全国政协委员马宗保: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取得明显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
一、重视培养中医情怀与思维方式。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黄芪工程”学者等进入高校宣讲。
二、完善中医药课程设置。增加中医基础理论学分,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三、启动中医科学化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中医药类院校为重点开展中医实证性和临床化研究,加强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重视中医理论科学化的知识产权保护。
四、积极开发中医特色优势专业。引导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发养生、按摩、理疗等中医特色专业,提升就业率。
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应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议——
一、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入国家“强基计划”。鼓励其与当地优质中学开展“强基计划”的一体化培养试点改革,加快中学与大学衔接培养的一体化落实。
二、支持“强基计划”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扩大招生试点。与优质中学加强合作,鼓励优质私立中学主动和“强基计划”高校加强合作,设立高校联盟性质的高等教育实验教学平台。
三、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开展科研机构博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伯军:加快完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
一、加大法律的规制力度,解决学前教育中的突出短板问题。
二、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可通过支持优质园托管薄弱园、优质园合并薄弱园、优质园承办连锁园或集团化办园等方式;另一方面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高质量标准要求等方式,加速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三、加大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教师幼儿音体美和生活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
四、将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有机统一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规制依据,把学前段如何为儿童后续发展奠定德智体美劳启蒙教育基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国政协委员施维雄:健全普惠幼儿园经费保障机制
为健全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各地政府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公民办园实际生均培养成本核算,客观考虑普惠园实际投入和运营成本,科学制定普惠园收费标准,通过合理的保教费定价及政府开办补助、生均补贴等给予普惠园支持。
二、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培养成本及质量等级的不同、当地财政实力、居民家庭承受力,确定政府与个人家庭分担机制,确保普惠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和政府生均补贴之和,不低于当地同等级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实际培养标准。
三、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保障机制,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普惠性幼儿教育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张金涛:幼儿园要引入国学教育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创新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让国学启蒙成为他们快乐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将国学经典与现代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孩子们理解和应用其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国学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内在品质和素养,避免过度追求功利性的成果。
五、营造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