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两山”理念的理论伟力、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

2025-08-1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两山”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已成为全党全社会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思维范式和行动指南,愈来愈彰显出强劲而深远的理论伟力、思想伟力、实践伟力,引领我国始终走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上,同时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思维、中国理念。

“两山”理念日益彰显其科学的理论伟力。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开发与保护始终以“矛盾性”“对立性”的关系形式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孜孜以求的理论问题,但均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答案。“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丰富发展,系统而深刻地诠释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强调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工作总基调,强调了开发与保护的“统一性”“合一性”,强调了以绿水青山为代表的优良生态环境是自然财富、自然资本。关于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统一性”“合一性”的表述,关于优良生态环境之“资本”“财富”属性的表述,是“两山”理念的主要理论贡献,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丰富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启迪开辟了“绿水青山”“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等诸多新的理论前沿和重点领域,促进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资源科学与经济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两山”理念日益彰显其深邃的思想伟力。一是“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贯彻实施,一定意义上重新建构了全社会的“价值观”,彻底颠覆了社会曾广泛流行的拜金主义,促使全社会更加注重金钱货币、物质财富之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自然财富及其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二是“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贯彻实施,重新建构了各地区各领域各部门的“发展观”,从根本上扭转了以GDP论英雄、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不系统、不全面和不可持续的发展轨迹和思维定式,全面确立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全新发展观念、发展路径、发展范式。三是“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贯彻实施,重新建构了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全面确立了科学统筹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目标制订、实施,建立综合评价考核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保护环境等实际努力和具体成效的干部政绩考评制度,生态文明评价考核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特别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助于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在自然资源富集区还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无论是在人口稀疏地区还是人口稠密地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宣传随处可见。总之,“两山”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已经也必将持续彰显其强大而长远的思想引领作用。

“两山”理念日益彰显其强劲的实践伟力。一是“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贯彻实施,引领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具体推进,特别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来,十年间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8个制度领域47项制度方面共推出了近200项生态文明体制专项方案,基本建构起了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制度保障。二是“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贯彻实施,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指导,一系列生态环境领域的标志性工程持续推进。三是“两山”理念的全面确立和贯彻实施,为持续实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一以贯之”地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等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作指引,“功成不必在我、做功责无旁贷”的实干精神持续发扬光大,更是推动了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全局性、转折性、根本性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自豪感空前提高,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田更沃、居更宜、园更洁的美丽中国新图景渐行渐近。

“两山”理念日益彰显其广泛国际影响力。近十年来,“两山”理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至全世界,深受包括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可,“两山”理念更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熟知、所接受,被认为可望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各自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而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五大特色之一,显现出强大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与此关联,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国际场合关于中国将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昭示了中国积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强决心,也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重大举措,坚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彰显了中国真正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信心和能力,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意义、国际价值。

(作者谷树忠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