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党派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民盟积极响应,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紧密追随、坚决拥护的优良传统,对全盟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良好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以史为鉴:坚持以党为师、向党看齐是民盟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回顾百余年党史,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从“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到“两个务必”和“六条规定”,从提出“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到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无论面临任何困难挑战,中国共产党都能自觉把自我革命贯穿于社会革命全过程,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直面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经过十余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赢得了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重视作风建设也是民盟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民盟成立伊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张澜致蒋介石书》等文件都强调了树立优良作风、为民服务的重要性。1945年,民盟领导人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出“历史周期率之问”,这既是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也是对民盟的鞭策和警醒。新中国成立后,民盟一届四中全会将作风问题写入盟章,强调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时期,张澜、沈钧儒等民盟领导人以身作则,以清正廉明的政治操守深刻诠释“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宗旨。改革开放后,民盟将作风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倡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新时代以来,民盟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生活会、内部监督等机制,全面构建适合自身特点、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盟的作风建设走出了一条制度逐步健全、水平不断提升、覆盖更加广泛的发展之路。
历史深刻地昭示我们,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培育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是因为民盟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党为师、与党同行、向党看齐,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才得以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进步,并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薪火相传:加强作风建设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既是执政党的永恒课题,也是民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长期任务。民盟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的全面贯彻,也是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实践。
开展主题教育、强化作风建设是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必然要求。民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只有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进政治共识,才能在长期发展中不掉队、不变形、不走样。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共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八项规定一子落地”的生动实践和先进经验,巩固深化纪律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转变作风,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以更好地把中共中央的科学决策转化为全盟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开展主题教育、强化作风建设是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作为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应该体现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作风的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去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民盟进一步履行好参政党职能提供了广阔空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作风是我们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基石。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才能切实提升履行职能的能力水平,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彰显政治担当与实干作为。我们必须自觉秉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敢于讲真话、勇于道实情、善于建良言,确保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更好肩负起中国共产党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职责使命。
开展主题教育、强化作风建设是解决自身建设突出问题、推动多党合作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形成优良作风非一朝一夕之功,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在各级监察机关公布的查处通报中,出现少数党外干部涉嫌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深刻说明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作风建设仍存在薄弱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质量水平,也制约了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外不是“纪外”更不是“法外”。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钟长鸣,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从根本上防范风险、杜绝隐患,确保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根基永固。
三、知行合一:锻造优良作风,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面貌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作风建设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为契机,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化作行动自觉,坚定不移地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我们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我们要把学习领会中共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共二十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自身建设、坚决拒腐防变的强大思想武器。
弘扬优良传统,涵养清风正气。“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民盟在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一是对中国共产党紧密追随、坚决拥护的历史自觉;二是“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家国情怀;三是“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务实作风;四是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我们加强和改进作风,必须抓住“根”和“源”,从民盟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力量,做到返璞归真、固本培元。我们要站在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认真做好民盟盟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充分利用民盟传统教育基地、盟员之家等平台,积极开展民盟优良传统教育,营造学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的浓厚氛围,推动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入脑入心。
强化问题导向,筑牢作风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作风建设。为此,我们应始终做到:一是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协同推进,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从严查摆问题,主动对标对表,充分发挥好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充分运用审计监督、内部监督、调查研究、信访反映、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查找问题,认真检视反思,不断改进全盟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三是坚持问题查摆与集中整治有效衔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责任到人;四是坚持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双管齐下,一手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激励盟员见贤思齐、主动作为,一手剖析反面案例、揭示腐败危害,让盟员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完善体制机制,提供长效保障。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放眼未来、标本兼治,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堵塞不良风气的滋生之源,使清风正气在制度保障下长久流传。一是要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自身建设全过程,贯穿盟务工作各方面,围绕作风建设、廉洁建设积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把优良作风和纪律规矩转化为全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与时俱进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及时配套中央政策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修订有关作风建设、廉洁建设和内部监督等方面的盟内规章制度,推动盟的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三是要对存在的问题持续跟踪检视,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将主题教育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征程万里风帆劲,伟业千钧奋楫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民盟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好本次主题教育,以优良作风、实干实绩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良好形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系民盟中央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