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牢记嘱托 履职为民丨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花”——吉林延边州政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倾力履职

2025-07-2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农村、企业,深入广大干部群众,作出重要指示、留下殷殷嘱托……

10年来,延边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胡家福表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确立主线意识、贯彻主线要求、落实主线责任,深入实施铸魂赋能、文化浸润、兴边富民、互嵌交融、稳边固边“五大工程”,奋力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

在延边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州政协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延边的深情厚望作为政协履职的根本遵循,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征程中,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实践,进一步找准坐标、把准方向,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

“州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到全州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落实,确保政协工作始终与州委决策部署同心同向。”州政协主席康芳表示,州政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到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制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新时代延边政协大团结大联合新格局”行动实施方案,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贡献政协力量。

围绕州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安排部署,紧扣项目建设、兴边富民、打造“十大产业集群”等重点工作履职尽责。聚焦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和加强文物保护及利用等课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形成一批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围绕州委“五大工程”“十大行动”,开展“进基层、话铸牢、抓项目、展形象”四个载体活动。组织委员开展“边疆石榴红 聚力添光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进基层活动,向社区捐赠图书、办公用品,改善社区办公和群众居住办事环境,修缮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赴京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组织开展读书班、委员学习培训班、专题讲座、调研成果交流会;举办“书香政协·同心圆梦”州、县(市)两级政协委员文化艺术作品网络展,展出优秀作品300余件,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政协“大讲堂”“同心圆”文化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书驿站”为学习载体,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在州政协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协吉云”App、纸媒专刊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说”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委员在行动”专栏,教育引导委员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支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动本职工作和团结进步工作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带头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为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

近年来,州政协立足专委会优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一委一品”履职品牌,通过开展“经纬沙龙”“送医送药送健康”“委员爱心驿站”等活动,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为群众排忧解难,提升专委会履职实效。“经纬沙龙”协商议政活动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履行政协职能,为推动延边跨越赶超和振兴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为主题,委员们聆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辅导讲座,加深理论认知,结合实际工作,围绕主线深入交流,提出真知灼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汇聚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智慧力量。

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核八翼”全域体验区,是延边州委立足挖掘延边“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构建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按照州委部署要求,州政协积极引导委员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州政协委员、州读书协会会长宋春涛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广全民阅读,推动“书香延边”建设,让浓浓书香浸润城市文化底色。在宋春涛的带领下,州读书协会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民阅读全过程。她还积极创办延吉市宥茗书院,承接“美丽工坊”项目,通过组织手工编织、工艺品制作等专业培训,带领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白墙黛瓦错落、村容整洁雅致、稻浪起伏如画……走进如今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10年来,光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子发生了由表及里、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摘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光东村是州政协委员、吉林铭睿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杨丽娜梦想启航的地方,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智慧。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来到光东村,对这里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杨丽娜带来了莫大的鼓舞,指明了奋进方向。

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杨丽娜着力推动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好“农文旅”特色牌,结合光东村稻田和民俗文化对万亩生态水稻进行规划,又推出了稻禾间文旅项目。她还通过多种乡村研学课程体系,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将光东村打造成为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体验、稻田娱乐、研学教育、民俗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今的光东村,已成为延边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民族团结之花在延边大地处处绽放,在“绿美延吉”建设中,委员们踊跃捐赠树(花)苗,积极参与植树栽花、清理养护绿地等活动,为打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汇聚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委员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把深化“三交”工作融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等重点任务中。有的委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乡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有的委员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文明建设。他们以实际行动推进乡村繁荣发展,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记者 高峰 通讯员 徐桢伟)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