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小药材 大产业——四川雅安市芦山县政协精准建言破题中医药产业发展
走进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眼前呈现的是一幅中药材种植方兴未艾、中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图景:在大川镇小河村,万亩黄柏药材泛着青绿,将一座座山坡浸染成绿色的海洋;在思延镇周村村,田畴里整齐排列的一株株马蓝,在暖阳的照耀下长势喜人;在食品药品加工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忙着对黄柏进行原料分选、人工刮皮、机械剥皮……
近年来,芦山县委、县政府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并取得可喜成果。成果的背后,凝聚着芦山县政协发挥优势、献智出力,助推区域合作,助力中药产业发展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2023年初,中共芦山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将建设50亿级食品药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发展中药产业的目标任务。
会后,县政协立即聚焦“中医医药发展提升与对策”和“药旅融合协调发展”等与中药产业相关的课题,先后组成调研组,围绕中药材品种及分布、种植基地建设、农业园区中药材企业运营、扶持优惠政策落实等内容,深入村(社区)、园区企业、药材种植大户开展调研,提交调研报告3篇,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17条。
“建议政府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药材种植户的种苗补贴、技术培训等。”“扶持龙头企业整合加工产能,鼓励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调研中,委员们积极建言,“关于推进‘芦山马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的建议”“关于适当提高中药材种植产业户补贴的建议”获得采纳并得到落实。
在2024年初召开的芦山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交了5件提案,报送县领导和县级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或办理。
2024年12月,中共芦山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着力推进种植、加工、贸易、医养、药旅全链条产业培育,加快建设“雅药”核心基地、精深加工中心、川藏集散中心、川西药养中心“一基地三中心”,全力推动市委赋予芦山领建“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重要使命破题起步、成势见效。县政协随即将《发展中药材产业,赋能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建设》作为2025年度调研课题和第三季度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性协商课题。今年4月,组成调研组赴县中药材商会及双石镇双河村马蓝种植基地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优化精深加工链条、强化产学研销一体化,提升产业附加值”“拓展电商渠道、延伸产业链、打造优势品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中药材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等建议。
推动本地中药材种植户与外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县中药材商会及中药材种植大户开展中药材跨区域合作协商交流;推动制药企业与相关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企业或个人形成合作……在县政协鼎力助推下,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马蓝、黄柏等中药材年产量1.46万吨,产值约1.24亿元。同时,食品药品加工园区也在不断壮大中,年加工马蓝、黄柏、虎杖等中药材上万吨,生产出青黛、红曲等21种特色中药饮片,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正加速“奔跑”。
“芦山县政协将持续聚焦‘整合资源、跨区协作、共赢发展’主题,通过实地调研与平台搭建,推动中药材产业迈向标准化、品牌化与规模化发展,助推中药材产业加速从‘小产区’向‘大产业’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县政协主席朱文华说。(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武鹏辉 简绍斌)
湖北当阳市政协建议: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
“当阳要依托‘六岗三平一分山’的丰富地貌,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传统农业赋予时代气息,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动能。”近日,聚焦“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当阳市副市长王潇东应邀出席会议时说。
当阳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椪柑产业龙头县市。但随着农业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如何走出新路径,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当阳市探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强县、富民、兴村“三项行动”,农业基础不断巩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经营主体持续壮大。2024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488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49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62.1%,绿沃川、凤凰山等多个农文旅项目为当地传统农业实现迭代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更好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市政协结合目前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产业融合深度不足,要素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将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纳入2025年政协重点协商计划,得到市委批准。6月下旬,市政协组建课题调研组到枝江市、兴山县实地考察学习,并以专题协商会议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市政协主席苏琼说。
会上,4名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汇报了政协调研组专题报告,参会市直单位分别作了发言。在协商交流环节,与会委员围绕“如何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当阳农文旅融合发展献计支招。
近年来,当阳市政协委员持续关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今年年初的市政协九届四次全会上,《关于加快蓝莓产业步伐、实现农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关于引进文旅企业,带动玉双路农旅融合经济带发展的建议》《关于建设旅游VI,打造特色文旅的建议》《关于校企共建开放性区域文旅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玉泉风景区游客专用通道的建议》等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目前各承办单位已与提案人对接联系,并结合此次专题协商会议建议办理推进。(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 王春桃)
大连瓦房店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 探寻村强民富“发展密码”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根基。”
“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让村集体经济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
近日,大连瓦房店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题协商议政。
瓦房店市共有239个村委会。近年来,该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连续出台相关文件,深入挖掘本地优势特色资源,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强化指导服务,加快提升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紧密结合本市地域特色,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贡献政协力量》电视片,直观了解市政协前期调研和建言献策情况。7位委员作口头发言,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从党建引领、机制保障、产业发展等不同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围绕探寻村强民富“发展密码”,本次会议达成多项共识,包括:做好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实现“资源变资产”等转变,推动片区联动、集群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撑,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瓶颈制约;进一步规范管理监督,健全财务制度,不断提高村级组织抗风险能力。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发展目标、抓实监督管理,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应邀参会的瓦房店市副市长黄显刚现场表示:今后,市政府将下力气推行多元发展模式,涵盖产业经济、多元服务经济和乡村旅游经济,进一步拓宽经营路径。不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以集体经济“厚家底”托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瓦房店市政协主席赵迎春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作用,综合运用多种履职形式,紧扣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深入调研,紧盯关键环节议政建言,积极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献智出力。(段婷婷 吕东浩)
重庆石柱县政协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擦亮“长沙林下”新名片
眼下,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长沙村的赤松茸迎来丰产期,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喜悦,不远处,一场助农直播正吸引着不少网友点赞下单……“政协协商后,我们马上着手在长沙村开展助农直播等工作,助力擦亮‘长沙林下’新名片。”县政协委员、重庆象先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学明介绍。
长沙村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相对艰苦。近年来,该村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在李子树下种植了羊肚菌和赤松茸。今年4月,黄德平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长沙村脆红李种植面积达950亩,但亩均产值不足3000元,且林下土地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效益未充分挖掘等问题。因销售渠道有限,农产品面临“种得出、卖不掉”的困境。
得知这一情况后,县政协副主席谭道洪带领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农业界委员和重庆象先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前往桥头镇进行深入调研并召开协商座谈会。
“开展消费帮扶工作,采用政府引导购买的方式,让农民得到收益。”周霞委员建议。黄显科委员提出,在种植过程中聚焦“育的源头、种得硬核、管得精细”三大环节严格把控农产品品质。
“强化农产品区域化品牌创建意识,加快完成‘长沙林下’商标注册,不断提升品牌号召力。”聂广楼委员建议。围绕进一步拓展产业链链条,岑欢委员提出,推动农文景旅深度融合,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引入农产品深加工和文创企业,变食客为游客,变田园为公园。
“委员的建议为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长沙村村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科研、企业、农户资源,形成“技术﹢市场﹢生产”协同网络,推动“长沙林下”品牌申报打造;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打造“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汪科伶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