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台盟中央:加快制定光伏组件国家标准
案由:我国光伏行业最近十年迅猛发展,各种技术方案层出不穷。但光伏组件、电池规格国家标准缺失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一是目前我国制定中和已发布光伏相关国家标准239项(含现行标准187项),主要集中在晶体硅材料、封装材料、光伏组件、电气部件和并网发电等系统领域,多数为推荐性标准,缺乏组件、电池尺寸标准。二是团体标准、倡议缺乏对行业内企业的约束力。三是我国光伏行业组件、电池规格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博弈。但随着企业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核心性能创新提升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尺寸创新”成为市场营销标杆,形成无效内卷。
建议:一、制定光伏组件规格国家标准。结合光伏产业建设现状,委托国家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制定光伏组件、电池规格标准,加快推进光伏组件规格国家强制标准的出台,规范行业发展。组建光伏产业发展专家智库,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为行业组件规格统一制订可行路线图,提供专业指导。
二、建立光伏“尺寸创新”约束机制。根据各地光伏产业不同规格、投产能力和在建项目情况,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统计,摸清“尺寸”底数。依托市场需求形成“尺寸”指导管理机制,指导各地光伏项目建设。根据各地光伏“尺寸”产能及发展情况,编制产业“统一标准规格”发展规划,对新建产能统一推行标准规格。
三、重视质量导向作用,引导良性发展。加快建立光伏行业以质量、产品技术进步为引导的企业竞争模式,取代当前以“尺寸创新”成本最低化为引导的竞争模式。建立健全光伏产品质量评估标准(当前以IEC标准为主),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提升光伏产业科技研发能力,持续保持我国在光伏产业的全球技术领先优势。
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明高:防范化解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风险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风险隐患。建议——
一、改变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的提法,代之以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上、中、下三场的新提法。
二、大力支持全固态电池领域的官—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把自动驾驶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判与统一规划。
三、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放开用户侧市场,推行实时电价,让城市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当地车网互动相关利益方,快速启动车网互动市场推广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李丹:加快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全球化发展
中国车企通过持续创新和产业链优势,在全球市场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建议——
一、抓住关键问题,政策落地,更好支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走出去。
二、借鉴过往经验,倡导互信共赢,助力中国车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以人为本,增强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在主要区域(如东南亚、欧洲、非洲和拉美等)成立行业商会,为中国车企海外运营提供必要协助,实现全球信息及时共享,减少企业重复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朱咏雷:将配置车载无线广播接收装置写入汽车强制标准
车载调频调幅无线广播(FM/AM)接收装置一直是全球客车的标准配置。近年来,国内一些车企取消配置无线广播(AM/FM)接收装置,削弱了主流舆论宣传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增加了极端情况下驾乘人员人身安全风险。建议——
一、由国家相关部门发文制止部分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车型中取消车载无线广播接收装置的做法。
二、尽快制定发布车载无线广播接收装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在国内市场生产、销售的所有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配置车载无线广播(AM/FM)接收装置作为强制性要求。
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马宗保:加快推动西北地区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开发利用
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期,新能源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装机总规模快速增大。建议——
一、加大对现有配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存量资产利用率。
二、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主干网架提质升级、柔性化发展,支撑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
三、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
四、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由示范建设到广泛应用,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消纳。
五、推动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户侧消纳新能源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卫:消除低速交通用锂电燃爆风险
近年来,锂电自行车的市场占比正得到快速提升,但锂电池燃爆隐患不容忽视。建议——
一、发展安全车用电源产业。以有实力的产业或技术企业作为近室温固态储氢电源产业的链长单位,形成我国近室温固态储氢电源的产业集聚。
二、加强氢能电源与低速交通工具产业间协同,对各产业、应用地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在氢源的供应上可以通过氢储能、光伏风电制绿氢,或鼓励利用现有大量放空的工业副产氢,通过固态储氢技术进行储、换,形成配氢供氢基础设施,以降低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姚锦龙: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期阶段。建议——
一、部门联动,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试点突破对分布式制氢、制加氢一体站、氢能叉车应用等氢能供应、应用项目的准入瓶颈。
二、明确加氢站的主管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制氢项目、储运设施等规划、建设、审批办法。
三、加大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对氢能在发电、供热等多领域示范应用、绿氢供应项目中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四、广泛开展各国氢能产业交流合作,建立接轨国际的氢能标准体系。出台氢能交通领域碳减排量化核证国家标准。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建设
在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无法独立承担更多硬件投入、研发成本的情况下,扶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支持其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建议——
一、支持平台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助力平台发展;加大对优秀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平台提升社会影响力。
二、通过建立服务平台联盟,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设立服务平台联盟工作专班,打破地域障碍,助推统筹协作。
三、通过承接横向纵向项目,强化平台盈利能力,梳理自身优势和重点业务方向,与地方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周超男:加快陪护新智人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陪护新智人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建议——
一、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二、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陪护新智人产业技术创新。
三、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拓展应用场景,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产业融合发展,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
五、强化标准制定和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 支持大模型向垂直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中国发展大模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应该是借助产业和场景的优势,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寻求多场景应用垂直化和产业化的落地。建议——
一、政府、央企国企率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聚焦“小切口、大纵深”,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
二、鼓励企业在定制AI前,做好知识管理,将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知识平台,通过垂直训练,深入企业级场景,满足企业需求。
三、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结合,同业务流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模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