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探索丨激活城市发展的“青春动能”——广州市政协和共青团市委携手创新打造“青年百姓提案”小记

2025-05-1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初夏的广州,木棉树高擎火炬般的红花,将盛放的春意泼洒在珠江北岸的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近日,在这座融合岭南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玻璃幕墙的文化地标里,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举行,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和共青团广州市委有关负责人正在向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介绍“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州,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2023年,广州市政协办公厅和团市委携手打造“青年百姓提案”,将总书记的殷切期许转化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实际举措。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我们重点围绕‘青年成长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发动青年建言献策,提升青年参与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政协办公厅负责人表示,市政协办公厅和团市委携手开展“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动员全市青年通过“百姓提案”征集小程序,为广州发展建言献策。

“关于重视城乡大龄青年‘婚恋难’的提案”“关于运用红色资源涵育新时代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提案”“关于激励培养青年媒体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青年的智慧喷涌而出。为把青年的“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的提案建议,团市委挂牌成立了“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联络站,组建了“青年百姓提案”遴选委员会,邀请政协委员一对一辅导打磨,把青年建议培育成正式提案,确保青年的意见建议能够落地见效。

“海归”方恒亮是最早提交“青年百姓提案”的青年之一。他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快海归青年社会融入,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指尖轻触‘百姓提案’小程序界面的瞬间,我触摸到了数字时代参政议政的新窗口,这也推动我增强了联系青年、帮助青年的主动意识,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恒亮认为,市政协以“青年百姓提案”不断提升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同时也使城市治理能够更精准地回应青年与社会需求。这不仅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筑牢了根基,更是广州在“二次创业”中焕发“老城市新活力”的一项有力举措。

广州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青年便对广州发展更有为。广大的广州青年正在用“青年百姓提案”编织着青年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经纬线。在广州的“二次创业”浪潮中,珠江入海口的风裹挟着当代青年的蓬勃生机,青年如跃动的浪花,在政协搭建的“青年百姓提案”礁石上激荡出璀璨光斑。目前,市政协已收集到83件质量较好的“青年百姓提案”,由市政协委员逐步分批认领培育。

市政协委员刘朝华认领培育的《关于深化穗澳交流,打造两地青年常态化交流平台的提案》,推动完善了穗澳青年服务联络机制,助力打造了一批穗澳青年交流活动品牌,为澳门青年融入广州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认领这个提案后,在市政协的支持下,我与‘青年百姓提案’人、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提案可行性与推进措施。”刘朝华说,青年参与政协提案,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青年的创新智慧与蓬勃活力得以汇聚,同时也加深了青年对社会治理及政策的理解与认识,构建了更大的社会共识,形成了良性社会治理生态。

“以前觉得‘高大上’的提案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身边事还是广州的发展都能通过‘青年百姓提案’平台发声,当课堂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变成手中可提交、可追踪的提案,枯燥的理论突然就‘活’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代表在思政课结束后感慨道。

青年是一座城市的封面。一件件“青年百姓提案”,为广州发展注入了青年智慧。青年们不再困守写字楼格子间,他们把研讨会的头脑风暴变成城市发展的施工图,让“金点子”在传统的荔湾老骑楼与新兴的黄埔实验室间架起“彩虹桥”。当晨光漫过广州塔尖,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号角声里,听得见青年心跳与城市脉动的共鸣。

近期,市政协办公厅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市学生联合会,联合印发了《“我为广州十五五规划建言”——“青年百姓提案”征集活动方案》,面向大、中学生、社会职业青年,启动2025年度“青年百姓提案”征集工作。在这座容纳了700多万名青年的城市里,广大青年正在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广州城市发展共同进步。每一次深入的调研、每一场热烈的讨论、每一件反复打磨的提案,都在悄然重塑着青年与城市的联结。青年与广州,正以提案为媒,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写下属于新时代的“花城故事”。(记者 林仪 通讯员 李健 何通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