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政协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举措,既抓住当下,又着眼未来,对于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助推科技创新更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政协于13日在京召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协商会,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与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将围绕该议题深入协商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会议是2025年全国政协首次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为了做好相关筹备组织工作,确保此次会议务实高效富有成果,承办此次会议的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本次会议开出质量、开出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高效务实筹备
此次专题协商会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一次重要协商议政活动,也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亲自审定会议方案,并对开好此次专题协商会提出明确要求。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教科卫体委员会积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部门进行多次沟通对接,相关部门就“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书面情况介绍,让委员们全面了解相关情况,更加明确深入一线调研的具体任务。
此外,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围绕会议议题细心梳理汇编了参阅材料——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等,为委员们知情明政做好贴心服务。
精细化安排调研日程也是教科卫体委员会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的体现。“要让委员在有限的调研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摸清实情,所以必须认真选择调研点位,合理设定调研路线、科学安排调研行程。”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同志表示。
深入调研 摸清实情
调研是会议筹备的重要一环,也是委员围绕会议议题积极履职的生动体现。
为做好专题协商会筹备工作,教科卫体委员会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武率队在京开展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则率队于3月21日至25日赴上海、江苏开展实地调研,先后走访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以及工厂企业20余家,与政府有关部门、科研人员、企业代表等深入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当地在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意见建议。除此之外,调研组还于4月、5月三次在京走访8家科创企业。
调研组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充分肯定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作用,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各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展现出蓬勃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委员们看到百年纺织老厂经过数字化转型依然保持勃勃生机;几十年前的乡镇小厂,现已发展成为光伏、电缆领域的全国以及世界领先的企业集团;经过十年的发展,从小团队发展成为半导体某个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坚持问题导向、把情况摸实、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这是委员们参加调研的共识。委员们表示,无论是深耕科技领域多年的老牌企业,还是蓬勃发展的科技初创公司,大家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有沉甸甸的科技创新成果,这值得称赞。但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原创性不足制约发展,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渠道还存在障碍;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发展需要脱节等。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陈宝生表示,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要求,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需强化顶层设计,打好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改革“组合拳”。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表示,要更好发挥政府的组织者作用,按照不缺位、不越位、要到位的原则,做好政策协同,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布局,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
“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关键装备、材料和工艺上的短板弱项,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攻关,给予专项支持,加快推进产业化、完善产业链。”全国政协委员王成斌表示。
搭建平台 凝聚共识
专题协商会是全国政协协商议政的重要会议形式之一,也是委员协商交流、履职作为的重要平台。
在会议筹备工作中,教科卫体委员会针对会议口头发言的遴选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经过前期的反复研究,最终围绕会议主题细分了三个分专题,每个专题邀请5-7名具有代表性的委员聚焦“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会议发言。“为了让委员发言有亮点、有质量,我们积极与委员沟通交流打磨发言稿,力求发言时能把情况说清、问题说准、建议提实。”教科卫体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教科卫体委员会还贴心安排了随机发言环节,根据现场委员互动情况,随机选取1-2名委员即席发言,尽可能让更多委员参会有互动,展现履职风采。为了让与会人员更充分了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情况,专题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将针对调研情况以及调研成果作详细情况介绍。
为了让各个界别各个领域的委员都能围绕会议议题进行协商互动,更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教科卫体委员会积极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于4月17日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开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议政群。据了解,议政群内有近50名委员聚焦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已有近百条发言内容,大家聚焦问题积极建言,畅谈所思所想。
“要坚持长期主义布局基础研究,开辟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没有科技进步就不会有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国政协委员李萌表示。
全国政协常委燕瑛建议,要搭建颠覆性技术申报绿色通道,发挥“直通车”功能,常态化、制度化地征集、验证和管理各渠道上报的颠覆性技术项目,确保民营企业的颠覆性技术可以通过该渠道“被看见”。
“加快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在群内互动时坦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让科技创新势头更强劲?怎样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在这场专题协商会上,专家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值得期待!(记者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