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年初以来,国际经贸领域争端加剧,美国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试图以提高关税为手段维护美国霸权地位,减少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改善财政状况,这引发了世界经济贸易动荡。从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数据看,货物出口增长6.9%,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但这并不足以说明美滥施关税对我们并无影响。今后一段时间,外需变化的不确定性将会对我国经济的供需平衡带来影响,原有国际经贸秩序的重大变化造成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调整和重构。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充分说明党中央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判断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策的正确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无论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还是促进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供需平衡都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从一些地方来看,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各项政策落实得还不够到位,政策效应还没显现出来,必须加大力度。例如,“两重两新”政策的适用范围上还应当扩大一些,让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能够感受到国家对消费和投资的鼓励。应把近期扩大内需与解决我国长期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可考虑进一步拓展城市更新计划,强化对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投资。这从短期看拉动投资需求,带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从长期看提升城市承载力,培养城市现代化功能,激发创新活力,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培育区域性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另外还需要关注的是,在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时,要重视拉动需求的力度和实效性,在当前关键时期,及时加大政府支出,把内需拉动起来。要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中央的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落实到位。
当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机制的活力,提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释放消费和投资意愿。在消费领域,要着重清理各类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干预制度,清除扩大消费的行政障碍;在投资领域,应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向各类投资者公平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政府向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政府部门要从稳企业稳就业的大局出发,通过有效手段帮助企业解决被拖欠资金问题,以恢复正常的资金循环。
为应对国际经贸冲突,要维护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建设提振市场信心。要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心,吸引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巩固和加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在世界产业体系的地位,保障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运行。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展开,大国之间的科技产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因此,我国要营造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适应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能够促进科技产业的国际交流,最大限度地吸纳全球最先进科技成果优秀人才,把我国的长期发展纳入到以创新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轨道上。要积极稳妥推进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通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制度通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争取主动、有所作为,使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进展,如期实现强国建设和复兴伟业的宏伟目标。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原主席 夏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