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巴渝大地,草木葱茏,生机勃发。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深入物流园区、城市社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等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这些地方,一年来喜事接踵而至: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闯新路,“愿望清单”变成群众“幸福清单”;“山水之城”焕发“智治之美”……
循着来路回望这一年,重庆市政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楫扬帆、同心共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助力重庆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交出了一份质量高、成色足的政协答卷。
建言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增强“澎湃动能”
“推动西部大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物流很重要,大家要继续努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重庆市委提出了重点打造“六区一高地”。
“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这是市政协一直以来的履职思路。一年来,市政协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战略定位,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商议政,实施“协商议政提质增效”行动,以高质量协商履职服务重庆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越来越多的国际班列在团结村中心站汇集。去年,重庆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实现双向贯通,整体运行时效提升30%。”今年市政协全会的“委员通道”上,黄浦委员分享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如何从昔日的“乡里小站”实现中欧班列开行10万列的经历。
黄伟委员多年来持续聚焦航空枢纽建设,《关于推动铁路网与重庆枢纽机场全面深度融合》《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众多提案被采纳到政策、规划中。随着4月T3B航站楼启用、第四跑道投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形成“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运行格局,为重庆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如今,这条具有澎湃动能的国际经济走廊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确保“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考察,要求重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一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嘱托,转化为行动,落实到细处。
把协商式民主监督嵌入现代化城市治理。2024年,市政协首次制定民主监督工作年度计划,提出了13项重点民主监督活动。其中,聚焦安全隐患排查,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暗访排查安全风险隐患443处,形成的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聚焦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市政协实施“全力助推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专项民主监督,推动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式监督……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市政协不断提高民主监督实效,把事关发展、情系民生的“愿望清单”变成了政协的“履职清单”、群众的“幸福清单”。
迭代升级“数字政协”工作,委员履职将更便捷高效。市政协负责人介绍,市政协正在推进“民主监督直通车”数字化平台建设。委员们发现城市治理等问题线索可通过“随手记”“随手拍”直报部门处理机制,实现监督信息的快速收集、流转、处理和反馈,进一步提升委员民主监督效率和效果,加强委员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切实提升民主监督质效。
助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展现“上游担当”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着巴山渝水,殷殷嘱托激励着山城儿女。
去年6月,重庆市政协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美丽重庆建设”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委员们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民生工程、长江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
有调研才有发言权。市政协组建调研组,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主题,深入一线实地走访,收获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调研报告,从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系统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生态治理系统重塑等方面提出建议。
位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是重庆中心城区的生态“绿肺”。近日,市政协“凝心聚力巴渝行”采访团走进缙云山自然教育中心,黄海委员展示了践行“两山论”的“生态账本”:缙云山保护区创新开展生态价值核算,测算出年涵养水源价值近1亿元、固碳释氧价值超2亿元。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让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动能。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重庆市政协正以“协”的智慧书写“同心答卷”,用“商”的能量激荡“两江春潮”。新时代的“山城赶考人”始终与长江的波涛同频,与人民的期盼共振。(记者 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