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基层动态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 汪俞佳)近段时间,随着DeepSeek全网爆火,人工智能也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民建北京市委会十分关注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创新、数据和应用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而北京恰恰在这些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苏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7月,《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重磅发布。
但挑战和机遇并存,民建北京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比如面临数据和算力的发展瓶颈,数据质量、流通和安全问题也有待解决,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仍存在堵点。”苏健说。
在苏健看来,发展人工智能,首先要筑牢基础,保障数据要素和算力资源。推动高质量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公共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加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人工智能发展少不了资金和人才的大力支持。民建北京市委会建议,畅通“金融—技术—产业”良性循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战略谋才,加强人才需求统计监测,布局谋划一批未来人才。推动流动扩才,形成不同机构人才流动的正向循环。推动海外引才,推动产教融才、项目助才、竞争选才、全面爱才。
民建北京市委会进一步建议,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物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以应用场景牵引技术突破,同时增强场景的通用性,提升行业模型泛化性。